】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逆全球化”擋不住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大勢
http://www.CRNTT.com   2023-07-28 09:58:37


 
  “逆全球化”特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所發生的經濟和外交政策調整、政治形勢和社會思潮變化。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貿易中保護主義盛行,全球治理中單邊主義加劇,全球供應鏈出現被動斷裂和主動脫鈎,某些發達國家極端政治傾向加重、國家安全概念泛化、民粹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抬頭。從根本上說,所謂“逆全球化”是“資本全球化”內在矛盾激化的產物。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非但沒有採取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反倒是通過金融輸血加放水、貿易和科技壁壘等手段,為大企業和金融壟斷資本保駕護航。在西方世界,當金融壟斷資本為維護自身利益而助推保護主義,資本主義國家為遏制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崛起而採取脫鈎斷供時,“逆全球化”從暗流湧動到抬頭加劇的轉變也就隨之發生了。

  三

  我們之所以警惕、反對近年來在西方發達國家出現的“逆全球化”思潮,是因為“逆全球化”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食利者階層為了維持自身壟斷地位,繼續利用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攫取超額利潤,操縱國家機器所採取的一種策略,其實質毋寧說是“資本全球化”的自我調適。

  “逆全球化”策略的實施,不僅違背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而且在慌亂中直接“打臉”西方發達國家此前推行的“資本全球化”策略、宣揚的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更進一步,“逆全球化”並不能從根本上克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任其發展,只會加劇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不足。在發達國家內部,這種“逆全球化”非但沒有消解各種社會矛盾,反而加劇了利益分化,導致了社會撕裂。在國際範圍內,這種“逆全球化”一方面通過矛盾的轉移和轉嫁,使得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遭受了更大的經濟損失和政治動蕩;另一方面甚至通過直接挑動對立對抗,造成了地區衝突和安全挑戰。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和科技進步推動分工交往擴大、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流動、世界市場和世界歷史形成所產生的客觀產物。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潮流勢不可當。人類社會面對的問題在於,應該如何共同應對全球治理挑戰,共同開創人類美好未來。把握歷史大勢、基於自身經驗,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推動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韌性的全球發展,維護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今天,人類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著眼全球共同發展的長遠目標和現實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共創普惠平衡、協調包容、合作共贏、共同繁榮的發展格局,讓各國人民共享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經濟增長成果。這既是中國努力的方向,也是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方向。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