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特定短線交易監管標準明確對市場的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3-07-24 11:18:30


  中評社北京7月24日電/據證券日報報導,大股東(持股5%以上,下同)、董監高短線交易監管標準進一步明確。7月21日,證監會就《關於完善特定短線交易監管的若干規定(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定》)公開徵求意見。《規定》對短線交易適用範圍、買賣行為和豁免行為進一步細化和明確,同時回應市場需求,補齊制度短板。

    接受採訪的專家表示,《規定》的相關安排既沿用了此前成熟做法,可以穩定市場預期,又能為特定短線交易行為的監管提供制度依據,更好維護市場秩序,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此外,按照“內外一致”原則明確境內外機構適用標準,便利投資者交易,有助於引入中長期資金,提升A股吸引力。

    ·穩定市場預期

    ·強化監管針對性和有效性

    特定短線交易制度,主要是規範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公司大股東、董監高在6個月內對本公司股票(或其他具有股權性質證券)的買賣行為。在證監會起草《規定》之前,主要是證券法以及交易所的自律監管規則對該行為進行規制。

    基於地位和職務的特殊性,大股東和董監高與公司關係密切,對公司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和信息優勢,特定短線交易制度主要是通過規範特定投資者行為,防止上市公司內部人利用優勢地位和優勢信息謀取超出正常投資者合理水平的收益,更好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在實踐中,大股東、董監高或其親屬因短線交易致歉或被監管部門處罰的情況比較常見。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7月23日,上市公司主動發布涉及大股東、董監高或其親屬(父母、子女、配偶)短線交易公告137份。其中大多公告稱,當事人因操作失誤或不瞭解短線交易規定導致短線交易,而短線交易產生的收益也歸上市公司所有。

    因短線交易被處罰的亦不在少數,但是大多大股東、董監高被證監會、地方證監局或交易所採取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監管措施,被採取行政處罰的較少。《證券日報》記者據證監會網站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截至7月23日,證監會和地方證監局共對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開出6張涉及短線交易行政處罰決定書,合計處罰金額495萬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