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23-07-24 08:49:37


高水平開放已經成為制度性變革的重要動力。
  中評社北京7月24日電/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從打開國門到全方位開放,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從經濟全球化的參與者、受益者到重要推動者、貢獻者,走出了一條令世界矚目的新型開放大國之路。進入新發展階段,高水平對外開放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其中之一是更加重視和強調制度型開放。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制度型開放意味著對外開放的重點從邊境外向邊境內延伸,意味著要在經貿領域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與國際的對接,意味著開放與改革的更深度融合。以制度型開放推動制度性變革,以開放形成改革的重要動力,成為新發展階段全面深化改革的務實選擇。
  
  制度性變革的重要動力
  
  經濟日報發表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文章表示,開放是最大的改革。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有利於推動要素市場化改革、強化競爭政策基礎性地位等深層次體制機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推動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可以說,高水平開放已經成為制度性變革的重要動力。
  
  以服務業市場開放實現高水平開放的重要突破。從實際情況看,中國開放的重點與難點大都集中在服務領域。適應服務型消費結構升級與產業結構升級的趨勢,進一步加快服務業市場開放進程,已成為當前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任務。一方面,要推進服務貿易領域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更大程度與國際接軌。例如,率先在醫療健康、教育等社會需求較大的服務業領域引入國際先進管理標準。另一方面,要實質性推動服務業領域市場對內對外開放進程,盡快打破服務業領域的各類市場壟斷與行政壟斷。由此,既為釋放民營企業的強大活力創造市場條件,又為外資企業拓展更大投資空間。
  
  以高水平開放推動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要以開放的主動贏得深層次市場化改革的主動,在適應國際經貿規則重構中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例如,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著力增強土地管理靈活性;加快人才管理體制創新,暢通落戶渠道,引導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著力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制度;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著力激發技術供給活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立數據確權、交易、保護等制度,完善數據跨境流動管理制度建設;等等。
  
  以制度型開放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現在,世界銀行更加注重從經營主體角度衡量發展環境建設。從中國經營主體的現實需求看,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需要在公平競爭、反壟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強化制度性安排。例如,清理妨礙公平競爭的產業政策,對國企、民企、外企一視同仁,為企業平等競爭提供制度保障;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內外規則對接與合作;完善平等保護產權的法律制度,穩定企業發展信心和預期等。
  
  高水平開放的重要任務
  
  文章認為,從經濟全球化趨勢看,服務貿易已經成為全球自由貿易的焦點。從中國經濟發展趨勢看,服務貿易開始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點。近年來,中國服務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但服務貿易占比仍然偏低,成為中國貿易結構優化面臨的突出短板。加快推動服務業市場的全面開放,不僅成為中國市場化改革的重大任務,也是高水平開放的重點所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