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2日電/2015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念”。時隔7年,202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提出,“樹立大食物觀,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並舉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這是黨中央對於“十四五”時期和未來更長時期中國糧食安全問題主要矛盾的科學認知,是在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著眼於國人未來食物安全保障的重大戰略部署,以應對風雲變化的國際形勢,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保障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北京日報發表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白軍飛文章表示,貫徹大食物觀,必須深入理解其中心要義,並在此基礎上,全方位、立體式把握大食物觀的科學內涵。
大食物觀的中心要義是高質量的食物安全保障
文章介紹,這包括多個維度上的食物安全保障。一是供給數量上的安全保障,即要堅決貫徹執行“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飯碗”的戰略安排,在此基礎上,再充分調配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升中國的食物安全保障水平,減少國內農食系統的供給壓力。
二是供給能力上的安全保障,即要堅決貫徹“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的科技戰略,地可閑不可廢,不斷用科技推動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確保在任何條件下,都不受制於國際市場。
三是食物質量安全上的保障,即農食系統要確保能動態地滿足人民群眾對需求多樣、質量安全、營養健康、生態環保不斷升級的需求。
全方位理解大食物觀
文章分析,一是大食物觀意味著多途徑拓展食物來源。除去中國現有的19億多畝耕地資源,中國還有近40億畝的草地、40多億畝的林地和125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洋與湖泊。在維持生態系統整體安全的條件下,科學地利用這些資源的食物供給潛力不但能為人類提供更多的食物多樣性,更豐富的蛋白質、纖維、微量元素等營養素,還有利於草地、林地、水體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二是大食物觀強調“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出發,掌握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這意味著,保障高質量的食物安全,不只是在供給端拓展更多的食物來源,還要在需求端強調以健康為導向的營養需求數量與質量,要以保障人民群眾的營養與健康需求為目標,而不是一味增加食物供給。這就要求,一方面要引導公眾向更營養、更健康、更可持續的食物消費方式轉型,一個超重與肥胖發生率居高不下的食物安全保障系統絕對不是高質量的;另一方面要能把需求端的變化及時準確地傳導到供給端,真正體現需求導向型的供給側改革。
三是在供給鏈上,需要高度重視供給鏈的運行效率,高效的供給鏈既能夠有效地減少鏈條上各環節“跑冒滴漏”式的損耗與浪費,把有限的產出盡可能多地轉換成食物消費和營養需求,同時還能夠通過科學的收儲、加工、跨區域調配等,調節生產與需求兩端在數量、結構、時空維度上的錯位,豐富食品多樣性,提升應對巨大風險、災害的能力,增強供給體系的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