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劍虹,從長江“游”到維港
http://www.CRNTT.com   2023-07-10 10:22:16


在香港體育學院,陳劍虹(左)在泳池邊和運動員交流(5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中評社北京7月10日電/據新華網報導,走在香港大街上,一般人很難認出已經有些發福的陳劍虹。但是他黝黑的皮膚、高大的身材和修長的四肢,依稀可見當年泳壇“蛙王”的影子。

  從長江下游的安徽省來到南海之濱的香港特別行政區,20多年,陳劍虹完成了從泳壇名將到名帥的角色轉變,也親歷了香港回歸祖國後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游而優則教

  陳劍虹學游泳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他成長於安徽省體委大院,父親是省隊游泳教練,陳劍虹打小就跟著父親訓練。

  14歲時,陳劍虹進入省隊,5年後他進入中國國家游泳隊。在國家隊,他拿到了1990年亞運會冠軍,並創造了男子100米蛙泳的亞洲紀錄,“亞洲蛙王”的名頭就此打響。

  “正好我有一些這方面的天賦,也很喜歡這個項目,所以一路發展得比較順利。”陳劍虹如此總結自己的運動員生涯。

  退役後,陳劍虹在上海隊做了兩年教練。2000年,受時任中國香港游泳隊總教練陳耀海的邀請來港執教。這對他來說是教練生涯全新的突破。

  剛來香港時,各方面都處於摸索階段。“在香港必須會廣東話,我只用了三個月就學會了。”陳劍虹說。

  當運動員只需管好自己,但執教後,從訓練計劃到日常管理,陳劍虹都得親力親為。他說:“做運動員時,教練告訴我做運動員比較輕鬆,但因為當時訓練很辛苦,我不相信這句話。直到自己做教練後才知道其實教練更辛苦,因為在心理上要比運動員承受更多。”

  隨著時間推移,陳劍虹也免不了遇上“代溝”問題。他剛到香港時也就30歲出頭,和運動員們年齡差距不大,但運動員一茬又一茬,現在不少人的父母甚至比他還年輕,陳劍虹不斷摸索如何與年輕運動員有效溝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