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拓寬擴大內需“最先一公里”
http://www.CRNTT.com   2023-07-03 08:48:46


  中評社北京7月3日電/當前,全球需求放緩對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形成一定外部壓力,擴大有效需求特別是提振內需是確保宏觀經濟平穩運行的關鍵。找准施策路徑,對提升政策效率及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從經濟循環的邏輯看,實體經濟穩健發展、向上發展,是確保就業穩定、持續增收的“最先一公里”。把握住這個重要環節,持續推進實體經濟減稅降費,激發經營主體發展活力,發揮政府和市場“雙輪驅動”作用,擴大有效需求才能可持續、見實效。

  經濟日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產業室主任、研究員魏琪嘉文章表示,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和擴大有效需求是緊密聯繫、相互作用的關係。用辯證、聯繫的觀點看待二者的關係,政策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體經濟創造物質財富,其健康運轉、效益良好,受益的不僅僅是經營主體,還有與實體經濟相關聯的就業主體。勞動者有穩定增長的收入,才能有擴大消費的能力。企業穩健運行,才能有進一步擴大再生產的動力,整個經濟循環才會更加暢通。擴大有效需求,要從源頭上想辦法,構建長效機制,激發內生動力,各類經營主體的作用不可或缺,歸根到底就是讓實體經濟有穩定的預期、有可觀的營收、有擴大再生產的意願和動力。

  文章指出,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當務之急是提振經營主體信心。通過將已出台的各類助企紓困舉措落實落細,形成政策合力與紅利。持續推進實體經濟領域減稅降費,讓減稅降費舉措第一時間直達企業。推動稅收征管周期和企業經營周期更順暢銜接,避免出現錯配。借助信息化手段減少政策傳導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實現政策、企業、經營、反饋無縫銜接。在提振信心的過程中,產業政策和競爭政策要“各司其職”、有效協同,在營造一流營商環境中發揮關鍵作用。提振信心是一個精細活,各類政策要做好協同配合,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激發要素活力潛力,形成合力,產生“1+1>2”的效果。

  做強做優實體經濟,還要充分發揮傳統產業優勢。傳統產業體量大、影響大,對穩定經濟預期、擴大就業都具有重要作用。當前,傳統產業穩健發展,需要政策的精準支持。協調各方面資源向實體經濟匯聚,特別是推動形成與經營周期相匹配的融資支持方式,鼓勵引導企業穩定增加技術改造投資,是鞏固傳統產業優勢的重要內容。在這些方面取得突破,產業效率提升將水到渠成。要進一步探索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量擴面,擴大資金使用範圍,著力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市場開拓、技術研發等。為防止給傳統產業貼上“落後產能”的標簽,也要探索採取更加精細化、差異化的考核辦法,鼓勵傳統產業提升改造。總結已有的各類場景,在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方面找准支持重點,用市場化的辦法引導企業開展融合示範。此外,在傳統企業數字化改造的實踐中,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訴求也有所不同,要避免“一刀切”,引發重復建設。

  做強做優實體經濟,還要在產銷銜接方面疏通堵點。產銷銜接不暢,引發庫存高企,不利於企業擴大再生產。這其中涉及供應鏈層面的整合與提質。一類是企業自身積累形成的供應鏈關係,幫助企業進一步鞏固這種關係,本身也有利於減少交易成本和費用,拓寬盈利空間。另一類是新形成的、新拓展的供應鏈關係,在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下,通過各經營主體強化經濟聯繫形成新的供應鏈關係,這也是供應鏈發展中的一個新特點。要通過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為供應鏈體系有序運轉提供保障,破除制約產銷一體化的各類障礙。鼓勵各地搭建各類產銷對接平台,讓信息在平台上充分交換,進一步縮短產銷周期,提高存貨周轉率。強化信用體系建設,助力企業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提升資金回籠速度。加強海外倉建設,提高出口產品從原產地到目的地的銜接效率,做好末端“微循環”的路線設計。發揮好電商平台的作用,精準掌握產品海外需求信息,實現精準有效對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