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向“實”而行
http://www.CRNTT.com   2023-06-15 08:30:28


  中評社北京6月15日電/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提供堅強物質支撐。這一重大戰略部署,為高水平謀劃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光明日報發表河南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高璇文章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實體經濟茁壯成長,產業體系更加健全、產業鏈更加完整,產業整體實力、質量效益以及創新力、競爭力、抗風險能力顯著提升,形成了全球實力最為突出、門類最為齊全、配套最為完善的產業體系。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16.98萬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33.5萬億元,約占全球的30%,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居全球第一。同時也應看到,產業體系大而不強、全而不優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變。邁上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需要準確把握好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規律、時代特點與建設要求,圍繞提升生存力、競爭力、持續力,高水平謀劃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向“實”而行。

  文章提出,推動創新驅動與發展實體經濟相結合,增強現代化產業體系生存力。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突破一批核心基礎零部件、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關鍵基礎軟件和先進基礎工藝技術,並在大飛機、工業母機、深海裝備、醫療裝備、農機裝備等重點領域形成一批標誌性重點產品,破解產業鏈供應鏈“卡脖子”問題,以科技創新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和自主可控。

  推動數字經濟與發展實體經濟相融合,增強現代化產業體系競爭力。要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運用新一代數字技術推進傳統實體經濟的數字化改造,開展多場景、全鏈條、多層次數字應用示範,推動傳統產業生產方式創新、分工合作模式迭代以及全要素生產率提升。要積極推動數字產業化,加快數字技術與傳感、仿生、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新興技術的有機結合和廣泛應用,發展以數據應用為核心的數字產品製造業、數字產品服務業、數字技術應用業等新產業,以數字化場景應用為依托的智慧產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等新業態,以數字技術為支撐的新模式,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推動現代金融與發展實體經濟相銜接,增強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力。要加快完善金融企業體系,構建多層次、互補性和協調性強的金融供給體系,推動城鄉銀行、農商行、農信社回歸主業,支持小微企業、“三農”企業信用保險發展,更好發揮小貸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等作用,做好實體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和助推器。要加快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打造規範、透明、開放的資本市場體系,有效發揮金融市場的融資、交易、兼並、重組和分散金融風險的功能,有效緩解實體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要加快完善金融產品體系,堅持市場需求導向,開發出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的金融產品,滿足實體經濟不同層次的融資需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