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多措並舉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3-06-19 08:20:22


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健全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制度,擴大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的覆蓋面,把更多人納入社會保障體系。
  中評社北京6月19日電/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發揮著民生保障安全網、收入分配調節器、經濟運行減震器的作用。

人民日報發表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王增文、濟南大學政法學院陳玉成文章表示,新時代,我們黨把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中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入快車道。中國基本建成以社會保險為主體,包括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等制度在內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提供了堅強支撐,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有利條件。

  文章稱,當前,我們已經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進入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黨的二十大提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並作出戰略部署。社會保障關乎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對促進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我們要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共同富裕,把增進民生福祉、促進社會公平作為發展社會保障事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範、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進一步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文章提出,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健全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制度,擴大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的覆蓋面,把更多人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困難群體參保幫扶政策,努力實現應保盡保和法定人群全覆蓋。進一步強化社會保障互助共濟功能,加強失業保險參保擴面工作。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探索適應人口大規模流動的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政策。加強城鎮與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銜接,逐步縮小職工與居民、城市與農村的籌資和保障待遇差距,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水平。

  增強社會保障制度的公平統一性。充分發揮社會保障作為收入分配調節器的重要功能,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推動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加快完善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提升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便捷化水平。

  加強社會保障基金規範管理。近年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規模不斷擴大,對加強基金監管能力、提升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依法健全社會保障基金監管體系,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體系。要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欺詐騙保、套保或挪用貪占各類社會保障資金的違法行為,守護好人民群眾的每一分“養老錢”“保命錢”和每一筆“救助款”“慈善款”。

  促進社會保障事業可持續發展。當前,中國人口發展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的趨勢性特徵。一方面要增強風險意識,分析社會保障可能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提高工作預見性和主動性,未雨綢繆採取應對措施。另一方面要堅持實事求是,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把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建立在經濟和財力可持續增長的基礎之上,不脫離實際,不超越階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