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高質量民生建設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
http://www.CRNTT.com   2023-06-11 08:28:05


人口規模巨大本身對民生建設就是巨大挑戰。
  中評社北京6月11日電/中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點。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基於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對民生建設提出的更高標準和要求,立足新時代以來中國民生建設卓越成就的現實基礎,著眼破解現實國情對高質量民生建設的約束,推進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民生建設對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的重大意義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教授、中國社會工作學會副會長李迎生文章表示,高質量民生建設是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的關鍵目標。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進高質量民生建設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在新時代新征程的具體要求。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美滿上,體現在億萬人民生活福祉不斷改善上,民生福祉是衡量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實現程度的一項核心指標。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以民生福祉的改善為出發點,順應民心、尊重民意、關注民情、致力民生,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高質量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高質量民生建設為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提供人力(人才)資源和發展紅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需要高素質勞動者,衹有促進共同富裕,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提升人力資本,才能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基礎。”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要求,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強發展能力創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條件,暢通向上流動通道,給更多人創造致富機會,形成人人參與的發展環境。人口規模巨大,意味著巨大的人力(人才)資源優勢。中國擁有8.8億勞動年齡人口,超過全球所有發達國家勞動年齡人口總和。在人口增速和人口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的時代背景下,如何通過高質量民生建設,以範式轉換將民生福祉提升與人力資本提升有機、有效地結合起來,為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提供不竭人力(人才)資源和發展紅利,值得深入探究。

  高質量民生建設為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提供市場空間和市場潛力。龐大的人口規模,意味著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可觀的消費潛力。在超大規模市場中,技術和產品較易產生規模效益,有利於促進技術進步、提升產品質量,形成新的商業模式、消費品牌等。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有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14億多人口,人均GDP突破1.2萬美元,市場發展空間廣闊、潛力巨大。通過高質量民生建設,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等,提供和創造的市場空間和市場潛力是難以估量的,在全球也是獨一無二的。
  高質量民生建設為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創造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沒有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是不可能實現的。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關鍵是贏得民心、守住民心。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守住民心的根本路徑。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推進高質量民生建設,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採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是維持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實現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的有效途徑。

  人口規模巨大的現實國情對高質量民生建設提出挑戰

  文章指出,人口規模巨大本身對民生建設就是巨大挑戰。人口規模巨大,一方面意味著民生建設的地位至關重要,另一方面又意味著民生問題十分複雜、異質性強。當前,中國雖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相對貧困仍將長期存在,各種民生問題依然存在,涉及人口數以億計,包括高齡老人、困難殘疾人、城鄉低收入人口、就業困難農民工以及部分未就業大學畢業生等各類群體,每個群體的人口規模都有數百萬乃至上千萬,分別統計都相當於世界上一個中小型國家的人口,他們所遇到的困難和需求既有相同點,又各有不同。解決他們的困難、滿足他們的需求的制度設計既要體現共性,又要考慮差異性。這就導致中國民生保障制度(社會政策)整合與分異的矛盾長期存在,整合體現公平,分異體現差異。在新征程上推進高質量民生建設,要在處理好對特殊人群特殊保護的同時,解決與制度分異或“碎片化”相伴而生的不公平問題。

  人口結構變化對民生建設構成挑戰。“七普”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13.50%)。據估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總人口將超過20%;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據《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死亡人口1041萬人,自然增長率為-0.60‰。人口自然結構發生的變化,使得養老、育幼的需求都變得十分突出,老有所養、老有頤養是必然要求,幼有所育、幼有善育更是關係家庭、社會和國家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這些領域都成為新征程上中國民生建設的重點。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