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反噬衝擊全球
“在全球化時代,對產業鏈某一環節的制裁,必然會傳導到產業鏈上下游的其他企業主體。如果失去中國企業的參與,全球光伏產業鏈將很難正常運轉,美國自身光伏產業發展也會受到干擾。”崔守軍說。
分析指出,全球化分工以及多國合作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規律,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做法不得人心,不僅衝擊了全球光伏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給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造成阻力,也最終使其自身光伏產業發展受到損害。
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近日指出,如果對東南亞四國為期兩年的關稅豁免被取消,美國太陽能開發商可能面臨總計10億美元的追溯關稅。該決定還可能導致美國損失國內3萬多個就業崗位和42億美元的國內投資。
“目前,美國約3/4的光伏組件進口自東南亞國家,如果繼續對中國進行打壓,那麼會對美國自身光伏產業鏈發展形成衝擊。”崔守軍指出,拜登政府上台後,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清潔能源發展計劃,稱美國有望在2024年之前將其太陽能發電能力提高兩倍。但很明顯,短時間內美國要實現去中國化的光伏產業鏈發展,難度很大。
彭博社近日發文稱,在美國試圖阻止全球變暖、對抗通貨膨脹和避免經濟衰退之際,對光伏產品徵收高額關稅如同在腳踝上綁著20磅重物參加奧運會短跑,是美國不能承受之重。美國的太陽能成本是世界上最高的,這很大程度上正是美國的關稅政策所致。關稅非但沒有幫助美國製造業,反而只會減緩能源轉型並損害美國經濟。
路透社也指出,由於美國限制進口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產品,導致其太陽能項目建設被凍結,目前已經對美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和清潔能源發展造成巨大影響。
王震認為,美國因打壓中國光伏產業而遭遇的反噬是多方面的:“政治層面,對支持美國進行清潔能源轉型的政治力量是一個打擊。在美國國內黨爭加劇的背景下,黨派之間以及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將進一步加劇;能源轉型層面,減少從中國進口光伏產品的缺口難以在短時間內被補上,美國綠色能源轉型的步伐將因此大大放慢。此外,美國還強迫盟友跟隨自己打壓中國光伏產業,這不僅對美國,也對整個西方國家低碳產業和新能源經濟發展造成很大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