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完善科學教育,為基礎研究蓄能儲才
http://www.CRNTT.com   2023-05-13 10:45:11


 
  助力基礎研究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這就要求我們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借助基礎研究化解不斷湧現的新的科學技術難題。

  “加強科學教育是築牢國家基礎研究的根基。”丁邦平認為,科學教育是培養基礎研究人才的主要途徑。“經過選拔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有一部分是未來從事基礎研究的主力軍。”丁邦平說。

  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大鵬也曾在朋友圈轉發了“我國理工科學生比例下降”的熱搜新聞,並表示應加強青少年科學教育工作,國內科研機構和大學有必要考慮增加科學內容的供給。

  此外,加強青少年科學教育工作,能讓更多的學生對科學產生興趣。未來他們在選擇相關報考專業時,能傾向於選擇基礎科學學科專業,從而成長為基礎科學學科拔尖創新人才。

  沿著歷史長河溯流而上,現代科技文明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基礎研究這個總開關。然而,一些刻板印象中,基礎研究多存在於晦澀難懂的論文中,存在於遠離塵囂的實驗室裡。且很長一段時間,某些基礎科學學科被認為是“冷門專業”“天坑專業”。

  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科協常務副秘書長吳寶俊看來,這其實是一種對基礎科學學科的污名化,它讓不瞭解這些專業的人心生畏懼,也讓很多這些專業的在讀學生缺乏自信。“自信心的缺失會影響到基礎科學學科的研究工作。”吳寶俊在感慨的同時發現,鼓勵高校研究生參加科學教育實踐,很大程度上可以讓他們找到學科自信。

  “當研究生為中小學生講授一場科學教育報告時,需要把本專業最有趣最有意義的內容提前收集,這個備課的過程可以讓他們對所學專業有新的認知。與孩子們的互動,也會讓他們獲得成就感和價值感,這種士氣的提升對他們今後從事基礎研究工作很有幫助。”吳寶俊介紹,國科大“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專項行動”開展5年來,一方面,堅持院士領銜主講科普報告,將高端科研資源科普化;另一方面,組織研究生廣泛開展科學教育實踐,有助於他們成長為具有更高綜合素養的新一代科學家,推動我國基礎研究走深走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