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育體系銜接不夠順暢
科學教育的核心,是要培養學生以科學精神為靈魂、以科學思維為核心、以科學知識為基礎,通過科學方法提升學生自主探究世界、創造知識、應用實踐的能力。
2022年,我國科學教育領域有三件大事:一是科學課程標準出台,二是《關於加強小學科學教師培養的通知》發布,三是開展“全國科學教育暑期學校”中小學教師培訓。
“目前,我國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階段的正規學校都已經把科學教育納入課程體系中。”首都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丁邦平看到這樣的變化很欣喜,但同時他也表達了擔憂,“科學教育體系銜接得還不夠好,不夠完善。”
現實的情況是,學前教育階段,科學教育的師資與課程有待完善;小學教育階段,社會、學校和家長大多都未意識到科學教育的價值與意義,缺乏訓練有素的科學教育師資團隊。
更重要的現實問題是,科學教育難免被考試指揮棒所牽引。“中學科學教育課程相對成熟,但受中考、高考的影響,刷題、唯分數論仍然存在,新的探究式科學教學方式尚未建立,科學探究實驗和實踐不受重視,教學方式仍然比較陳舊,科學教師的教學實踐受經驗、習慣影響,缺少科學教育研究體系的支持。”丁邦平直言,甚至在大學階段,仍缺乏交叉學科或跨學科教學。
北京市東城區史家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總校長洪偉指出:“‘大學科’體系建設是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重要策略,也是對大中小一體化育人實踐的內在支撐。”洪偉認為,從小學、中學到大學,要讓學科邊界遞減下去,教育質量跟上來。小學階段重在發揮體驗性學習功能,中學階段重在發揮探究性學習功能,大學階段重在發揮思辨性學習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