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銀行業動蕩深刻影響美國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23-07-29 00:36:17


 
  3月14日,瑞士信貸集團承認財務報告存在重大缺陷,其美股暴跌30%;16日瑞士央行展開救援行動,向瑞士信貸集團輸入500億瑞士法郎的擔保貸款工具和短期流動性工具;19日瑞士聯邦政府就宣布,瑞銀集團收購瑞士信貸。這宗交易則涉及瑞士金融業兩大巨頭,兩者是長期競爭對手。若是放在其他時期,在瑞士排名第一的金融機構收購排名第二的金融機構,是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壟斷組合。但放在當前情況下,不僅瑞士監管機構極力促成,提供了反壟斷豁免權,還給予面臨債務違約的瑞士信貸1000億美元的流動資金額度、超過90億美元的部分資產支持,以及增資的長期寬限期。

  瑞銀收購瑞信達成交易後數小時,包括美聯儲和瑞士央行在內的一批央行宣布擴大美元互換額度,並表示此次擴大美元互換額度是“緩解全球資金市場壓力的重要流動性後盾”。美元互換是一種國際借貸操作,由於外國央行無法充當其銀行的最後貸款人,故而通過貨幣互換將本國貨幣直接與美聯儲兌換成美元,再將這些美元借給其銀行以穩定金融系統。美聯儲通過這種方式在全球範圍內履行了最後貸款人的角色。

  不論是兩大央行為問題銀行的兜底,還是美聯儲聯合五國央行釋放美元流動性,實際上都是一種解決短期危機的辦法,衹是暫時緩解危機。很多銀行背後潛在的傳染風險,尤其是期限錯配、資產嵌套和風險敞口等,很多時候衹有暴露以後才能知道。市場波動本身還會加劇銀行收益的跌幅,進而放大銀行的流動性危機。

  更重要的是,央行的救援措施受到諸多抨擊。一方面,救援措施可能為冒險行為創造激勵機制,讓銀行認為一旦出現金融恐慌,默認央行會採取救助政策,進而押注風險投資,引發道德風險,導致銀行對央行的緊急貸款的需求永無止境。另一方面,央行對其所謂“表面上可控的問題”殺雞用牛刀,可能無意中向金融市場發出一個信號,可能情況比之前想象得更糟,金融系統比之前想象得更脆弱,從而引發恐慌進一步蔓延。

  二、銀行動蕩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由於不確定性,美國銀行可能會裁員以應對困境;美國企業可能不會繼續招聘或投資;美國家庭可能會變得更加節儉,更多儲蓄而減少支出。這些反應的纍積可能會中斷經濟擴張。

  其一,銀行本身還存在諸多風險。

  根據美聯儲的數據,美國家庭在2020年和2021年積纍了大約2.3萬億美元的所謂超額儲蓄,銀行因而在疫情期間受益於大量存款湧入。企業由於沒什麼安全且能獲得較高收益的投資途徑,也將現金堆在銀行。但在存入銀行的資金中,有越來越多的份額超過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25萬美元保險限額。《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為,2022年底有近8萬億美元的存款沒有保險,較2019年底增長了近41%。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