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秸秆上做文章,找到農業減碳新路
http://www.CRNTT.com   2023-03-22 11:34:14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電/研究團隊創新性地提出了一條農業減碳技術路線。通過對現有減碳方法的優化,將秸秆制成生物炭後還田,同時將其間產生的生物氣、生物油進行能源替代,有望使我國糧食生產實現碳中和,同時能夠提高作物產量,降低活性氮和大氣污染物排放。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中國以世界9%的耕地養育了世界22%的人口。中國的糧食生產對於全球糧食安全以及氣候變化都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我國糧食生產如何實現碳中和,如今有了一條新路徑。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以下簡稱南土所)顔曉元研究員團隊聯合中國農業大學、清華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美國康奈爾大學等國內外十餘家研究單位,結合生命周期法和大數據分析,評估了我國三大主糧作物生產過程的固碳減排潛力以及碳中和實現路徑。

  他們創新性地提出一條農業減碳技術路線,通過對現有減碳方法的優化,將秸秆制成生物炭後還田,同時將其間產生的生物氣、生物油進行能源替代,有望使我國糧食生產實現碳中和。相關研究近日刊發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食品》。

  亟須控制糧食生產中的碳排放

  確保糧食安全、應對溫室氣體排放所引起的氣候變暖,是當今世界各國所面臨的挑戰。

  “農業是一個重要的碳排放行業。從全球來看,農業排放的溫室氣體占總排放量的比例超過11%。在我國,這一數字約為8.3%,這還不包括化肥生產所消耗的大量能源排放的部分。”上述論文通訊作者顔曉元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在碳中和進程中,農業溫室氣體減排必不可少。

  農業溫室氣體排放,主要包括反芻動物消化道排放的甲烷,畜禽廢棄物處理過程中排放的甲烷和氧化亞氮,稻田排放的甲烷,氮肥施用排放的氧化亞氮,以及農機作業、灌溉過程中的能耗排放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