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銀行接連“爆雷”為哪般
http://www.CRNTT.com   2023-03-17 15:02:40


 
  誰是危機肇事者

  美國銀行接連“爆雷”,在不少媒體和觀察人士看來,事發銀行管理層應為企業經營不善承擔最直接責任,而美國在金融監管、宏觀政策上的缺位或失誤才是此次事件最該反思之處。

  首先,美國內政紛爭導致金融監管力度搖擺,在這次事件中暴露無遺。

  美國國會2010年通過金融監管改革法案《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規定資產超過500億美元的銀行必須參加美聯儲年度壓力測試,旨在通過更嚴格監管避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重演。

  特朗普上台後,共和黨人2018年推動國會修改該法案,將相關資產門檻提高到2500億美元。這意味著,資產規模約2000億美元的矽穀銀行不必參加壓力測試。

  “壓力測試本是幫助銀行評估資產風險的有效手段,這(監管“鬆綁”)為矽穀銀行的關閉埋下了伏筆。”新加坡國立大學客座教授白士泮表示。

  業內人士發現,矽穀銀行和簽名銀行的風險早已體現在財務報表中,與持有國債相關的賬面損失不斷增加。美聯儲前理事丹尼爾·塔魯洛說:“對監管機構來說,(賬面虧損)快速增長應該始終是一個危險信號。”

  其次,美聯儲貨幣政策飽受詬病,給不少銀行帶來更大經營風險。

  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研究員木內登英認為,在美聯儲加息帶來的經濟降溫過程中,眾多初創企業進入退潮期,提款需求增加,加劇矽穀銀行流動性挑戰;銀行持有債券價格因聯邦利率上調而不斷下跌,出現巨額賬面損失。

  美聯儲一度長時間忽視外界“通脹”警告,去年3月才開始猛踩刹車,不曾想“為了化解危機而製造新的危機”,給銀行業帶來嚴峻挑戰。《華爾街日報》評論,通脹挑戰尚未化解的情況下,美聯儲又多了一項核心任務:金融穩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