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區域協調發展的內涵與重點
http://www.CRNTT.com   2023-03-17 08:39:06


   
  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必須以堅持全國一盤棋為前提。衹有在國家區域整體發展戰略中發揮比較優勢,才能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一是必須遵循全國區域經濟總體發展戰略,在全國整體發展中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比較優勢是相比較而形成的優勢,區域比較優勢就是相對於全國區域經濟總體發展戰略需要而言的,如果偏離了國家發展戰略需要,區域比較優勢就失去了科學的判斷標準,也失去了價值和意義。因此,要按照主體功能定位劃分政策單元,對重點開發地區、生態脆弱地區、能源資源地區等制定差異化政策,分類精準施策,推動形成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國土開發有序的空間發展格局。二是必須形成合理的區域分工協作體系,在相互協作中發揮比較優勢。一個國家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明顯地表現為其分工的發展程度。分工的產生形成了協作的必要性,分工的發展又要求協作要相應深化,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必須推進區域分工協作,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三是必須精準識別和不斷強化比較優勢。在分工協作的基礎上,如果各地區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發展優勢產業,形成獨特競爭優勢,就可以集合成國家的整體競爭優勢。例如,經濟發展條件好的地區要承載更多產業和人口,發揮價值創造作用;生態功能強的地區則要得到有效保護,創造更多生態產品。
  
  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必須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基礎。衹有構建暢通的國民經濟循環,才能為區域分工協作創造必要的基礎和條件,而且區域分工協作越深化,越需要暢通的國民經濟循環。一是暢通生產循環。發揮區域資源禀賦和比較優勢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必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企業,並以其為“鏈長”,整合產業鏈供應鏈,形成相應的產業集群,實現生產循環的暢通和安全。二是暢通分配循環。發展區域特色優勢產業,必須要以合理的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結構為前提,形成生產資料部門和消費資料部門之間的合理比例以及兩部門內部的合理比例,保障生產資料的有效供給和消費資料的市場實現。三是暢通流通循環。發展區域特色優勢產業,必須要以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為前提,形成健全的市場體系,特別是要加快要素市場化改革,破除資源流動障礙,形成全國統一的生產要素市場,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向優勢地區和產業集中,形成集聚效應;形成完善的市場機制,使商品和服務能夠依據市場信號自由流通,實現優勝劣汰;規範市場秩序,不斷優化市場營商環境。四是暢通消費循環。發展區域特色優勢產業,必須以能夠滿足居民消費需求為前提,充分利用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做強做優做大特色優勢產業,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一方面要以消費需求為導向牽引新供給,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催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實現供需適配;另一方面要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通過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居民消費結構優化升級,鞏固和增強超大規模市場優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