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近視防控機構有多少“坑”?
http://www.CRNTT.com   2023-03-16 09:14:10


 

  多措並舉呵護未成年人眼健康

  武漢普瑞眼科醫院主任醫師沈政偉告訴記者,目前近視的發病機制尚未明了,近視形成因素主要為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因此防控主要圍繞這兩大點進行科普宣教,比如優生優育,每天不少於2小時戶外活動,照明環境、合理飲食、睡眠充足等。

  “因研究發現離焦學說尤其是在視網膜上形成近視性離焦對近視控制有幫助,所以臨床上角膜塑形鏡、離焦型框架眼鏡、離焦型日戴軟鏡或硬鏡等能達到30%至70%的近視控制效果,是目前主流觀點。”沈政偉說,對於使用一些眼部儀器、吃葉黃素和藍莓果漿等方法,從循征醫學角度來講尚未發現對近視控制嚴謹科學的數據,對緩解疲勞及提供營養可能有幫助。

  多位眼科專家指出,目前一些家長存在認識誤區,認為只要進行了防控干預,孩子的度數就不應該漲,其實理想的目標是通過干預,將度數增長控制在較小幅度,避免孩子在成年之前發展為高度近視,後者會帶來視網膜病變等眼部疾病風險。

  對於近視防控市場諸多不規範現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市場監管、藥監等相關部門應當加大監管力度,創新監管方式,暢通舉報渠道,促進近視防控市場規範發展,保障消費者特別是青少年的合法權益。針對網絡平台虛假廣告現象,要壓實平台責任,要求其設立鑒別機制,對近視防控相關產品的違規虛假信息保持高壓治理。

  山西省眼科醫院一級視光師馮恬楓表示,家長在為孩子選擇近視防控方式時,應當首先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檢查、咨詢,根據孩子個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方案,避免盲目用藥用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