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科學認識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辯證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3-03-12 08:27:40


 
  另一方面,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也要更好推進高水平國際循環,向國外市場提供高性價比產品服務,同時充分利用國外的生產要素,努力實現內循環為主、外循環賦能、雙循環暢通高效。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目前中國總人口約占全球總人口的18%,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比重為18%左右,但石油儲量、天然氣儲量、耕地面積占全球比重分別僅有1.5%、4.47%和8.7%,要實現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需要進口必要的資源和初級產品,提升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循環能力。吸引集聚全球優質資本、技術、人才等資源,有利於改善國內生產要素質量和配置,提升國內大循環效率和水平。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增強出口商品和服務競爭力,有利於推動國內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步伐。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國內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特別是2018年以來,面對外部打壓遏制升級、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等多重衝擊,面對日益複雜動蕩的國際局勢,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鞏固了全球第一貿易大國地位,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穩居世界前列,為國內循環暢通提供了重要助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

  著力提升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循環相互促進水平

  文章指出,新征程上,中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著力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

  一是要推動國內國際生產的聯動循環。受新冠疫情、烏克蘭危機等影響,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加速演變,呈現收縮化、本土化、區域化等趨勢。對此,要圍繞重點產業鏈,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增強產業發展的接續性和競爭力,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要推動重點產業在國內外有序轉移,支持企業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促進內外產業深度融合。

  二是要推動國內國際科技創新的聯動循環。要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一體設計,實現有效貫通。一方面,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另一方面,要發揮中國科技人才規模龐大、豐富應用場景、市場需求大等優勢,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要加強人才國際交流,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促進人才區域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

  三是要推動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聯動循環。關鍵是要加快建設強大國內市場,進一步增強對國際資源要素的吸引力。要落實好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著力擴大有效投資需求,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同時要完善內外貿一體化調控體系,促進內外貿法律法規、監管體制、經營資質、質量標準、檢驗檢疫、認證認可等相銜接,推進同線同標同質。優化國內國際市場布局、商品結構、貿易方式,提升出口質量,增加優質產品進口,實施貿易投資融合工程,構建現代物流體系。

  四是要推動國內國際兩種資源的聯動循環。人才、資金、技術、初級產品等生產要素是經濟供給系統最基本的微觀構成,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必須加強重要資源的聯動循環,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取長補短。要擴大市場准入,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積極擴大先進技術、重要設備、能源資源等產品進口。要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為外商來華從事貿易投資洽談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保障外資企業依法平等參與政府採購、招投標、標準制定,加大知識產權和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推動外資標誌性項目落地建設。要積極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高標準經貿協議,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要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多元拓展油氣、糧食等重要初級產品進口來源,有效利用國際資源。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