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高標準體系引領養老服務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3-02-16 08:46:46


  中評社北京2月16日電/養老服務業是關係億萬群眾福祉的民生事業,也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群眾期待更有質量的晚年生活,專業化、精細化、個性化的養老服務需求不斷湧現。與此同時,老年人群個體差異性較大,即便是同一年齡段,不同人的生理特點、身體狀況等都不相同。如何滿足不同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呼喚更加全面細致的標準體系。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康瓊艶評論文章表示,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民政部、商務部聯合印發《養老和家政服務標準化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出台100項養老和家政服務領域標準、分批部署150個標準化試點示範項目。這對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促進養老和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具有重要意義。
  
  文章指出,截至2021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預計“十四五”時期,這一數量將突破3億,中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養老機構“一床難求”,失能老人急需專業照護,空巢老人缺乏精神關愛……面對全社會對高質量養老服務的迫切需求,充分發揮標準對養老服務的支撐引領作用,是補齊養老服務短板弱項、增強養老服務供給能力的應有之義。
  
  一方面,完善的標準體系為養老服務守住底線。養老服務的基本前提,是切實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截至2022年9月,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達36萬個,其中,非營利性民辦養老機構占44.7%。防火措施是否到位、日常飲食是否安全、醫療條件是否完備……每一處細節都直接關乎入住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去年1月,中國養老服務領域首個強制性國家標準——《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範》實施。從建築、消防、食品到醫療衛生、特種設備,所有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方面都在標準中得到明確。這意味著全國所有養老機構都受到約束,入住的老年人將得到更有力保護。不僅如此,圍繞養老機構服務安全,一系列配套行業標準出台,內容涵蓋防噎食、防食品藥品誤食、防燙傷、防跌倒、防走失等多個方面。這些標準互為搭配、補充,不僅有助於增強老年人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而且為養老機構的規範化、規模化起到支撐作用,為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另一方面,日益健全的標準體系為養老服務業提質擴容創造條件。截至目前,中國養老服務國家或行業標準已達50餘件,覆蓋管理、服務、建築設施等多個方面,在引領行業豐富養老服務供給、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益、促進精細化發展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章認為,對老年人來說,借助標準可以更好地瞭解自身能力狀況,更加合理地安排晚年生活,更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宜的專業服務,更好維護自身權益。對政府部門來說,通過對老年人評估、對養老服務機構分級,可以促進養老服務供需對接,提高政策措施的精準度,將有限的社會資源作用發揮到最大。對養老服務機構來說,根據標準應用成果可以更加準確瞭解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制定個性化的照護服務方案,有針對性地開發養老服務產品,提高服務的適配性和效率。以日前發布的《老年人能力評估規範》為例,該標準從平地行走、上下樓梯、理解能力等26個方面對老人進行評估。借助統一規範、客觀公正的評估體系,不少地方已將老年人能力評估結果作為發放護理補貼、政府購買服務的重要依據。
  
  當然,標準並非一成不變,而應著眼行業發展的新模式、新需求,不斷與時俱進。相關部門要加強實施監督和反饋,及時將行業發展急需的先進適用成果融入標準,優化標準供給結構,促進標準落地見效,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安心、精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