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春節訪運河
http://www.CRNTT.com   2023-01-30 11:31:51


 
  大運河遺產區界樁廣泛分布在各個河段。核心區編號為“A”,緩衝區編號為“B”。2014年大運河成為世界遺產後,明示遺產區的保護範圍成為一件重要的工作。自那時起,這些刻有諸多信息的三角形界樁就引起了在“大運河遺產小道”上行走者的關注,也成為重要的線路規劃依據,是沿河長距離行進中值得信賴的指南。在距離運河岸線或堤線5米範圍內尋找一個又一個“三角碑”,是公眾自發行走大運河時一件積極參與的樂事。

  臨清在大運河南北運輸中的位置非常重要,在臨清能夠見到的“三角碑”也尤為密集。

  小運河位於會通河的最北端。今日,小運河遺產河道抵達衛河大堤處,樹立有A024-A026號界樁和B001號緩衝區界樁。沿著衛河或京杭大運河考察,一定都會找到這個名為“頭閘”的交匯處停下。元代開鑿會通河後,南北運輸成為可能,京杭大運河開始形成,從而極大地影響了中國社會的發展進程和格局。天氣好的傍晚,衛河寬敞的河面會被夕陽映出暖暖的波光。站在河堤上,眼前是長河落日,背後是滄桑的史跡,讓人不禁徜徉而感慨。

  小運河這段不到7000米的河道特別有意思,很具代表性。它有一段至今仍保持原樣、沒有進行大刀闊斧的修繕;也可以看到失去運輸功能後,成為城市灌排水道和公園的當代模樣;在邱屯水利樞紐,小運河又與引黃、南水北調工程連接,成為南水北調線路的重要節點。

  如果說“運”體現著大運河的核心價值和文化意義,那今日以南水北調東線為代表的遠距離跨流域引水成就,就構成了全新“運”的景觀。

  2022年12月開始,北方大運河開始啟動冬季調水。北運河、南運河、會通河、衛河都局部成為調水河道。我在大年三十的傍晚到達四女寺村。已是家家準備年夜飯的時分,街上開始沉寂下來,但遠處的引水閘壩卻水聲轟鳴。四女寺樞紐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大運河文化遺產河段中,南運河“滄州-衡水-德州”段的南端就在樞紐附近,這裡也是冬季多路調水線路的匯集地。水流自四女寺閘下入南運河,繼續在暮色中北流至九宣閘。那裡的運河就離開河北,流向了天津。

  夜幕降臨得很快。我在除夕夜進入了滄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