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春節訪運河
http://www.CRNTT.com   2023-01-30 11:31:51


 不同縣之間,風俗、口音仍有差異,城市風貌乃至河堤上的路況水平也不盡相同。我在這片冀魯豫交匯地帶,一會兒出河南,一會兒進河北;剛剛還站在河北的地盤,轉眼又到了山東。穿梭往來間,最大的驚奇就是每隔不遠就遇到一個熱鬧、能將公路堵塞不通的春節大集——這是我這輩子見過最密集的鄉村集市陣容。經過的那些村鎮都算無名小地方,可到了年根兒底下,處處就“膨脹”成了“大地方”。大棚臨街搭起,延綿不絕;商鋪的果品年貨堆成小山,路邊也會停滿來自周邊省份、地區的車輛。如同初一拜年的陣勢一樣,眼前的這一切,是節日的重要組成。於是年前的集市也打破常規,持續至夕陽西下方才散去。

  我一早就趕到了南樂的元村。這裡幾乎就是河南的最東北端。元村有“大運河市場”,衛河大橋邊新落成的大運河廣場也很氣派。街巷裡人山人海。在這樣的情景中我從來摁不住誘惑,把車草草一塞,舉著相機,加入喧嚷的人流。那幾天,無論在哪個集市上都絲毫不會覺得冷。從臘月二十三至大年三十是貢神祭祖的日子,人們拎著大包金黃閃亮的祭品,與鮮艶的紅色春聯、剪紙、花燈一道把整條街都染得好看極了。據說當地過年的筵席上不能缺了紅燒鯉魚,一條條油炸好的大魚,也被店家壯觀地排開。遇到熱氣蒸騰的羊湯大鍋,我就停下,跟著當地的口音,向老板吆喝來上添了辣椒、胡椒的一大碗,再加一屜必須剛出鍋的大包。我坐在冬日的陽光下,享受這平常、久違也難尋的煙火氣息,在遠離家鄉的年味中微醺地看著拎著年貨的人群,想象著一年又一年運河邊那些忙碌的身影和早先的白帆……

  抵達臨清的時候,我迷了路。臨清位於衛河的東岸,擁有多項大運河遺產點段,有兩條河道列入遺產名錄,一南一北並排向西抵達衛河大堤,向東則一起貼近或穿過鰲頭磯——我在臨清住下,又花了大半天才把這簡單的事實梳理明白。問題出在哪?大運河還在活態使用中,兩岸的變化非常快、非常大!地圖和網上搜集的信息各式各樣,更新過慢又語焉不詳,按圖索驥的話就難以輕鬆完成體驗。這也正是我這一路重點觀察評估的另一項內容: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個持續演進的過程。硬件設施布局基本完成後,需要完善的體驗細節需求將蜂擁而至。如果與大運河其他段落放在一起評估,就會馬上發現:衛河(永濟渠)、匯通河、南運河沿線價值傳播的水平、體驗環境的友好程度顯露出很大的提升空間。

  融入南水北調的景觀

  臨清邱屯引黃節制閘前的大運河世界遺產區界樁編號為371500-A043。從這裡向北環繞著臨清老城區,中國大運河匯通河遺產河段中的小運河遺產河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的“匯通河臨清段”、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清)段中的濟津河公園相互叠加,最遠可以到達高高的衛河大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