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評:東北年俗的生長與消融
http://www.CRNTT.com   2023-01-26 17:20:10


 

  有消融就有生長。私人空間消融的,轉而在具有某種公共性的空間生長出來。怪力亂神的需求在薩滿傳統十足的東北是永遠不會真正式微的。河邊山邊,一種曾經在特別年代被肅清的名叫“小廟”的微型建築,從無到有到遍地開花,似乎不過用了十幾年時間。

  如果說有一種春節消耗品在這幾十年中始終在增長,我首先想到的會是黃紙。春節期間,幾乎每家小商店門口的黃紙都擺成小山,在有些街道兩邊更是顯得壯觀。黃紙經過焚燒,在另一個世界就注入了流通體系,灌注了對先人的情義與關心,盛而不衰。然則何以家庭中的祭祀空間會消融,燒紙卻日漸茁壯?恐怕人人心裡還是覺得,燒紙送錢更實惠更直接一些。

  在這一點上,功利性占據了主導。誰能不遇到些不順當的事兒呢?難免會有些狐疑,轉而有了寄托和指望。一位親戚就非常肯定地說,在得了新冠難受幾天後,她忽然想到有兩年沒去給父親燒紙了。掙扎著去燒了些,回家後什麼症狀都當即消失。

  各地的年俗,主要分兩種,一是禁忌,二是偏好,遍及娛樂、飲食……諸多領域。

  東北的年俗講究正月初一這一天不能動掃帚,否則會把“掃帚星”引來,招黴運,如果非要掃地不可,必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掃走運氣而破財。再有正月裡不剃頭,會“克死舅舅”。其實也不全是東北風俗,很多北方地區都有。到今天,目力所及,這些禁忌在有老人的家庭或許還比較嚴格地被遵守,但年輕人的小家小戶,就很難說了。

  至於飲食偏好與習俗,就更加如此。街上依舊有賣凍梨凍柿子的,但買回家經常沒多大市場。各種經典的東北小吃,“粘火勺”“蘇耗子”“粘豆包”之類,早就日常,不再是春節期間的食物。“殺豬菜”曾經是傳統東北年夜飯的代表,如今因為隨時能吃到,反而與春節尤其疏離起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