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他們育出有“中國芯”的蘋果
http://www.CRNTT.com   2023-01-16 16:56:29


 

  如今,這一高類黃酮蘋果優異種質存於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研發出縮短育種年限的技術

  選育出具有“中國芯”的蘋果品種,這是陳學森團隊的科研追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培育好吃、好看又有特色的蘋果新品種,就得有好方法。”陳學森常跟團隊成員說。

  伴隨著新品種選育,陳學森和團隊成員還研發出了能夠縮短果樹育種年限的育種技術,其中一個就是“三選兩早一促蘋果育種法”。

  實踐證實,用傳統蘋果育種方法,育出一個新品種需要20年,而用“三選兩早一促蘋果育種法”只需15年。

  早在選育CSR6R6株系時,陳學森和團隊成員就已應用這一方法。用這一“法寶”,陳學森和團隊成員最終選育出了“幸”“福”“美”“滿”等6個紅肉蘋果新品種。

  “另外,團隊還創制了選育紅皮蘋果的早期分子鑒定技術,能夠使蘋果育種時間縮短3年。”陳學森團隊成員王楠表示。

  用蘋果育種技術育出“致富梨”

  對很多人來說,用蘋果育種技術“造”出梨來,是天方夜譚。但陳學森做到了,他和團隊成員選育的“山農酥”梨就是最好的證明。

  提起這個新品種,種植戶們都說:“‘山農酥’好吃、沒渣、很甜,填補了優質、熟晚、耐貯大梨的市場空白,一個梨均價能賣到60元。”

  值得注意的是,“山農酥”梨新品種是陳學森和團隊成員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果樹多種源品質育種法”選育出的,這也是一項國家發明專利技術。在綜合研究了蘋果基因組測序、品質性狀遺傳與發育機理後,陳學森和團隊成員提出了這項技術,它可以有效集成多個優質基因性狀。

  “這些年來,在陳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團隊以新疆野蘋果利用為主線,聚焦蘋果特色多樣化品種培育,從理論到技術、品種到產品,我們都進行了系統化創新。這些成果來源於蘋果,也能夠被用於梨等果樹的育種中,在落葉果樹中普適性較強。”王楠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