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記者調查滑雪教練魚龍混雜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23-01-16 15:09:19


 

  作為一直以自學為主的滑雪愛好者,楊子軒去年為了糾正自己的滑行姿勢,在一個滑雪群裡找到一名群友推薦的滑雪教練。“第一天教我‘犁式走刃’,我感覺還挺好,也掌握得不錯。結果一個‘犁式走刃’教了我8天,他之後說要去參加入職考試,就不再教了,我後來才知道他沒有教練證。”

  “我終於想明白,為啥他當時交代我碰到雪場的人時就說我是他朋友,不讓我透露付費學習的原因。”楊子軒說。

  對於教練的不靠譜,網友“滬上美伢”深有感觸。在跟隨社交平台上預訂的教練學習滑雪過程中,“教練讓我喊他外號,不要喊‘教練’,教學時還故意避開了正規教練較多的雪場魔毯,前往中級道教學。我一個滑雪‘小白’直接上中級道,太可怕了!在教學之前我還反復跟他確認,他信誓旦旦說自己是正規教練”。

  不少受訪者告訴記者,在雪場裡,像這樣私下聘請的“野生教練”的身影越來越多。

  已有5年教齡的滑雪教練Joe告訴記者,自己在教學過程中見到過不少“野生教練”,他們會以朋友的身份指導滑雪者,但對於雪場來說,監管“野生教練”比較困難,因為雪場太大了,那麼多遊客,他們說這是朋友之間互相指導,很難分得清。

  在調查中,記者隨機選擇了某電商平台上的一個滑雪私教課,並告知商家自己想要學單板,針對教練資質的問題,課程負責人表示,“國職證必須有,兩個教練有CASI(單板滑雪指導員認證),其他教練都在各大雪場培訓過,就是沒花那個錢買CASI證”。

  這位課程負責人所說的國職證,全稱為“社會體育指導員(滑雪)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只是個准入證書。

  記者還注意到,大部分教練在展示資格證書時,一般都是照片,但目前沒有相關的網站可以查到照片與資格證書是否對應,也就是說,僅憑照片很難判斷資格證書的真實性。

  缺乏完整認證體系

  魚龍混雜水平堪憂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我國的正規滑雪教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歸屬於雪場的教練,這些教練的客源全部由雪場提供。雪場也會和滑雪俱樂部合作,將門票、住宿、培訓費等打包成套餐售賣,收入按照一定比例折算給教練當作收益。另一類為獨立教練,即掛靠在雪場,教練收入主要來自學員培訓費,根據雪場遊客、環境等不同情況,雪場抽成20%至35%。

  這位業內人士稱,不論是哪一種正規滑雪教練,開展教學的基礎前提,是已經獲得了職業資格證書。

  據介紹,目前國內還沒有完整的滑雪教練認證體系,最基礎的門檻即擁有一本國職證。

  滑雪指導員職業技能鑒定分為4個級別:滑雪(初級)指導員、滑雪(中級)指導員、滑雪(高級)指導員、滑雪指導師。相關考試信息可以在各省體育局官網找到。

  “雖然含金量不是很大,畢竟是從業人員准入資格證書,有了這個認證,起碼比冬天拉客夏天種地的‘三無教練’強多了。”有5年滑雪經驗的兼職教練韓悟調侃道。

  韓悟介紹說,國外一些國家滑雪運動發展較早、滑雪教練體系建立的較為科學,例如美國PSIA-AASI,就設立了包括雙板、單板、越野滑雪、兒童專家、成人專家等九大類認證考試,並有三個難度等級。

  據介紹,教練如果具有單板教學資格證書,大都是通過報考國外滑雪教練體系認證獲得,最常見的單板體系有CASI等。但這些證書大多費用較高,如最常見的CASI證書的考試費用,在國外一般為人民幣2000元左右,但在國內考需要8000元至1萬元。

  滑雪教練來源的主要途徑也不同:退役的運動員、取得資格證的職業教練、滑雪場培訓的入門教練、特聘的國外職業教練等。

  有業內人士透露,由於雪場成本較高,加上教學能力、教練培養體系等因素的限制,頂尖教練的數量相對較少,因此,不少雪場的模式是尋找兼職教練並稍加培訓。這種“師傅帶徒弟”的方式,為雪場培育了不少教練。

  但這樣的模式也意味著滑雪教練的水平往往參差不齊。

  記者在某網絡平台上看到不少提供國職證書培訓的帖子並詢問其中一名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培訓“分基礎班3500元和加強班4900元,每期培訓的時間為4天到6天,通過率可達95%以上”。

  記者還在社交平台上發現不少招聘滑雪教練的帖子,在這些帖子中,大部分未提及對資格證書的要求,有的還明確表示可以“零基礎”培訓上崗。記者隨機詢問了一家招聘滑雪教練的負責人並一再表示自己沒考過證,經驗缺乏,但其稱是“零基礎免費培訓”,“完成培訓通過考核直接上崗”,還表示一般培訓一周左右,考核雙板單板基礎,內容簡單。

  目前在廣東深圳工作的彭凱經朋友介紹去某雪場做過兼職教練,實際上,在此之前,他甚至都沒有玩過雪。彭凱向雪場交納押金和夥食費後,便直接開始接受培訓。

  “學習了兩天後,我覺得自己的協調能力太差,不適合幹這行,就決定離開。雪場退還了押金和沒用完的夥食費,但要求我交1000元培訓費。”據彭凱回憶,說是培訓,不過是老教練簡單指點,剩下的全靠自己練。這家雪場的兼職教練,有的練習三四天,有的練習了一周,就可以找所謂的教學隊長進行評估。主要評估犁式刹車、犁式轉彎、倒滑、倒滑轉彎這4項,教學隊長覺得可以了,就會給兼職教練發記錄績效的教練卡,再講些接待事項,就讓他們上崗接待遊客。

  “這家雪場在當地屬於規模較大的,但祗有少數教練有正規的滑雪教練證件。”彭凱說。

  對於這樣的現象,Joe表示贊同——目前行業從業者多且門檻低,似乎誰都能幹,確實魚龍混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