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山東濟寧:以改革創新揚起高質量發展風帆
http://www.CRNTT.com   2023-01-04 13:32:59


  中評社北京1月4日電/據新華網報導,一年來,山東省濟寧市秉持“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樹牢“破局思維”,著力推動改革與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堅持用改革解難題、破梗阻、激活力,高高揚起高質量發展風帆,為孔孟之鄉群眾交出了一份敢於改革、善於創新的優秀答卷。

  用好改革“關鍵一招”

  聚焦重大改革事項推進,濟寧市組建市級領導牽頭的26個指揮部和專班,集成化推進事關全局的重點創新工作、重大改革項目。市級領導沉到重大改革事項推進一線,當好改革“施工隊長”和“突擊隊長”。

  聚焦重點改革領域創新,濟寧市將2022年確定為全市“改革創新突破年”,深化實施“十大創新”行動計劃,成立工作專班,明確了341項重點任務,明確任務目標、完成時限、責任單位。

  聚焦重要改革任務落實,濟寧市開展“一把手”領銜突破行動,圍繞 “十大創新”行動計劃和市委“九大戰略”思路布局,建立了126項重要改革事項清單,由市直部門和縣市區主要負責同志領銜突破,著力以點上突破帶動整體改革工作。

  實施高質量發展“定向突破”

  作為傳統資源型城市,濟寧市一直在擺脫煤炭依賴、推進高質量發展、實現“鳳凰涅槃”上持續用力,錨定優勢產業實施定向突破。

  加快建設製造強市。聚力提升“231”先進製造業集群能級,以19條關鍵產業鏈為抓手,全面推行“群長+鏈長制”;按照“3+1”模式組建助企攀登小組,幫助企業實現跨越發展,目前已累計為企業引進人才、技工1.3萬餘人,預支新增土地指標4260畝,新發放貸款248.5億元。

  加快發展港航物流業。依托京杭大運河這條縱貫南北的這條“黃金水道”,打造“公鐵水空海”多式聯運全國交通樞紐城市,高標準編制《濟寧港產融合發展規劃》,提速推進3個億噸級大港建設。

  發力城市品質提升。編制了《濟寧都市區發展研究及行動計劃》,完善“1+N”都市區發展規劃體系,以總投資1132億元的52個重大城建項目為重點,推動基礎設施、產業布局、公共服務、要素供給的一體化,加快打造都市區“半小時”交通圈。

  擦亮政務服務“金字招牌”。2022年以來,通過“數字賦能”推動流程再造,大力建設24小時不打烊“網上政府”,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一網通管”。大力開展“無證明城市”建設,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實現“一窗受理、一次辦好”。

  解鎖“鄉村蝶變”新模式

  創新推出“鄉村振興合夥人”模式。為推動各類人才“上山下鄉”,支持能人返鄉創業,濟寧市圍繞鄉村發展需求,精選產業項目,廣泛發布合夥人“招募令”,吸引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

  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濟寧市每年拿出1億元資金,建立了723人的市縣鄉三級新型經營主體輔導員隊伍,激活了農業發展的“一池春水”。

  攻堅“種子芯片”難題。濟寧市創新實施種業振興行動,以“選出好種子、育出好苗子、打響好牌子”為軸線,著力推動良種“育、繁、推”。目前,濟寧市發展規模以上種子企業56家,帶動近900家農業合作社開展標準化育種繁育。

  扛牢文化“兩創”使命擔當

  大力開展文化“兩創”先行示範區建設。實施“五大工程”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高標準打造100個文化“兩創”示範點,連片提升尼山片區,量身打造儒風體驗區、文化旅遊區、特色美食區、耕讀休閑區。

  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濟寧市成立濟寧孔子文旅集團,大力整合三孔、兩孟、水滸等優質旅遊資源,統籌做好“資源整合、布局優化、品牌塑造、產品開發”四篇文章。

  文化賦能社會基層治理。濟寧市著力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全面融入精神文明建設、學生教育、幹部政德教育、鄉村振興、基層社會治理、文化旅遊、城市規劃建設、網絡建設等八大領域,使優秀傳統文化注入群眾血脈、融入日常生活,激發全社會崇德向善正能量。

  找准民生小切口“聚沙成塔”

  推行惠民補貼待遇“靜默認證”改革。構建智能化大數據認證體系,實現惠民補貼“免審即享”“靜默辦理”,解決老年人、殘疾人員等特殊群體領取惠民補貼不便、數據采集困難等問題。

  實施“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將創設公益性崗位與社會治理、文化傳承、生態綠色發展充分結合,開發3.59萬個城鄉公益性崗位,兜底幫扶困難群體就業。

  破解“一老一小”托育養老難題。著力健全普惠安全托育服務體系,打響了濟寧“幼有所育”特色服務品牌。著力創新養老服務模式,建立智慧養老指揮中心和服務平台,整合949家優質養老服務資源,推行“下單—接單—評單”鏈條式上門服務。

  “濟時救”化作困難家庭“及時雨”。不斷深化“濟時救”改革,健全“主動告知、主動發現、快速響應、即時救助、跟蹤轉介”機制,對各種原因造成群眾基本生活出現困難、情況緊急的家庭,在24小時內先行救助。“濟時救”工作品牌獲評2022年度全省優秀社會救助品牌。(來源:新華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