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動蕩中湧起的全球通脹潮
http://www.CRNTT.com   2022-12-30 08:58:26


 
  世界經濟不穩定之源

  通脹本身會帶來經濟社會的混亂。通脹最重要的危害是導致民眾特別是低收入民眾實際收入和生活水平下降,嚴重時會引起民眾抗議甚至社會動亂。事實上,2022年歐洲、非洲、拉美以及東南亞均爆發過民眾上街抗議物價過高的事件,通脹還成為美國國會中期選舉中最重要的議題。因此,應對不斷上漲的通脹水平成了高通脹經濟體2022年宏觀經濟管理的首要任務。遏制通脹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提高利率水平,2022年已經有幾十家中央銀行多次提高政策利率。從3月開始,美聯儲連續7次提高利率,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水平從0~0.25%的區間提高到了4.25%~4.50%的區間。英格蘭銀行同樣7次加息,歐洲中央銀行4次加息,一些通貨膨脹更為嚴重的新興經濟體加息次數和幅度更大。比如為應對高達90%的通貨膨脹率,阿根廷分9次將其基準利率從38%提高到75%這一令人驚訝的水平。而利率大幅上升又造成了新的世界經濟動蕩。

  世界經濟增速大幅下降。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本身會對經濟增速產生下行壓力,加息抑制消費和投資需求會進一步導致經濟增速下行。2022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連續4次調低世界經濟增速預期,10月估計2022年世界GDP全年增長率為3.2%,相比2021年大幅下降2.8個百分點。除了少數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增速仍有上升外,世界上絕大部分經濟體的經濟增速都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美國GDP增速從2021年的5.7%下降到2022年的1.6%,歐元區從5.2%下降到3.1%,全部發達經濟體平均增速從5.2%下降到2.4%,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平均增速從6.6%下降到3.7%。

  全球金融市場大幅波動。利率上升和經濟增速下行均會對金融市場造成負面影響。利率本身是資產價格的集中體現。長期以來,全球金融市場繁榮和金融資產價格高漲是建立在各主要發達經濟體的零利率甚至負利率基礎上。2022年以來,全球負利率資產顯著縮小,負利率和零利率環境逐漸向高利率方向轉變,再加上經濟下行預期甚至衰退預期,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大幅度波動。12月中旬,美國納斯達克指數相比年初下跌了31.6%,標普500指數下跌了19.2%,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了9.4%。2022年美國股指的跌幅與2020年疫情造成的跌幅相當,而這是在美國已經完全放開疫情控制的情況下出現的。美國股市市值相比年初已經減少15萬億美元,即使在疫情嚴重且經歷了數次股市熔斷的2020年,當年美股市值還增加了接近10萬億美元。同一時間段內,歐元區斯托克50指數下跌11.5%,日經225指數下跌4.4%,大多數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全球金融市場財富大幅度縮水。

  國際貨幣匯率大調整。2022年國際貨幣之間匯率變動的最明顯特徵是美元大漲,其他貨幣相對美元大幅貶值。12月中旬,美元指數相比年初上漲9.3%。這一方面是由於美聯儲連續多次加息提高美元資產收益率,吸引資本流向美國;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其他國家通脹比美國更為嚴重,導致其他貨幣走弱,美元相對走強。歐元、英鎊、日元等幾大國際貨幣相對美元出現較大幅度貶值,其中歐元相對美元貶值6.9%,英鎊貶值10.3%,日元貶值18.8%。部分新興市場貨幣出現嚴重貶值,如阿根廷比索相對美元貶值40.5%,土耳其裡拉相對美元貶值30.3%。貨幣大幅度貶值會增加這些新興經濟體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容易形成惡性通脹,並且導致償還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債務的難度加大,容易出現外債危機。斯里蘭卡就出現了外債的償付危機。貨幣大幅度貶值和國內大通脹往往還會迫使這些國家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維持貨幣穩定和物價穩定,但是這會嚴重損害經濟活力,使這些國家陷入經濟困境。

  總而言之,2022年世界經濟中出現的全球通脹已經成為全球經濟不穩定的一個來源,各國應對全球通脹的措施已經造成了實體經濟增速下降、金融財富縮水、美元以外的其他貨幣貶值以及部分國家的外債危機。

  展望2023年,對通脹的治理仍然是世界經濟面臨的最主要挑戰。如果通脹不能在短時期內大幅度下降,則相對高通脹的預期將提升降低通脹的難度,那就需要更為持久的高利率水平才能有效遏制通脹。世界經濟將在更高的利率水平上陷入更深的增速下降過程甚至衰退之中,金融市場和外匯市場也將出現進一步的動蕩,世界經濟離一次新的經濟危機也許已經不太遠。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姚枝仲(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