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http://www.CRNTT.com   2022-12-29 15:22:46


 

  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明確建成文化強國是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總體目標之一,并明確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不斷增強”列為未來五年這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要完成的主要目標任務之一。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文化的地位不可替代,文化的作用更加凸顯。

  要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實抓緊抓好。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偉大征程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正在朝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不斷邁進、全面展開。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強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就意識形態領域許多方向性、戰略性問題作出部署,確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推動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

  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黨中央從正本清源入手加強宣傳思想工作,召開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分別召開文藝工作、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就一系列根本性問題闡明原則立場,廓清了理論是非,校正了工作導向。要健全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敢抓敢管、敢於鬥爭,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高度重視互聯網這個意識形態鬥爭的主陣地、主戰場、最前沿,健全互聯網領導和管理體制,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