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的縣域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2-12-26 08:47:13


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未來農業發展需要加快整個農食系統向高效、高值和綠色方向轉型,圍繞縣域發展的制度創新、科技進步和市場化改革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中評社北京12月26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並明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為2035年和2050年基本和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與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奠定了基礎。實現上述目標需要城鄉的統籌協調,並以縣域經濟發展為基礎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2022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明確了縣域發展在鄉村振興中的地位,指明未來縣域發展的方向。落實《意見》,需要深入理解農業發展願景及其對縣域經濟的要求,釐清鄉村振興戰略下縣域經濟發展思路。

  農業發展願景及其對縣域發展的要求 

  光明日報發表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盛譽、山東大學特聘教授,山東大學縣域發展研究院院長黃凱南文章表示,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未來農業發展需要加快整個農食系統向高效、高值和綠色方向轉型,圍繞縣域發展的制度創新、科技進步和市場化改革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過去幾十年,中國用有限的水土資源保障全球將近18%人口的糧食供應。國家層面上的制度創新、科技進步和市場化改革為提升農業生產力和保障糧食安全做出重大貢獻。未來30年,實現“口糧絕對安全、主要農產品供應自主可控”仍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但隨著人口數量和結構變化及人均收入的增長,需要農業在全面提質增效的基礎上加強與上下游產業的關聯性,帶動整個農食系統朝向高效、高值和綠色方向轉型。在繼續推進制度創新、科技進步和市場化改革的同時,聚焦地區發展的優勢和區位條件、緊扣縣域發展規律,促進農業現代化的實現和農食系統的轉型。

  為實現農民增收和全民共同富裕,未來農業發展需加強農業內部分工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加快縮小工農、城鄉勞動生產力差異,縣域發展是支持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和創造非農就業,帶動經濟結構轉型和城鄉統籌發展的關鍵。過去幾十年,工業化和城鎮化帶來工農、城鄉勞動生產力絕對差異的不斷縮小。未來30年,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全民共同富裕,需要繼續提升農業勞動生產力,消除城鄉收入差距。除加快城鎮化發展以外,農業內部也需要按規模和產品實現專業化分工,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縣域經濟的發展將不僅通過創造更多的非農就業為加快城鎮化提供條件,也將通過整合城鄉土地、勞動和資本等資源為農業內部專業化分工提供條件。

  為提升農業韌性、實現低碳條件下的可持續發展,未來農業發展需要充分利用科技創新和結構轉型,加強發展基於自然的、結合科技發展的生產解決方案,縣域經濟發展是踐行這一理念的前沿陣地和主戰場,需要秉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創建基於自然的食物生產解決方案和韌性農業是2021年聯合國糧食系統峰會在農業生產領域的重要共識和倡議,也是許多國家的經驗教訓總結。在現代科技創新和結構轉型推動下,生態化、綠色與可再生農業、可持續畜牧業、藍色水產業、氣候智能農業等基於自然的生產解決方案以及提升應對脆弱性、衝擊和壓力的韌性農業將成為全球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這不僅需要精準的頂層設計,也需要有效的實施主體和大量實踐經驗。在農業永續發展方面,縣域的實踐經驗將對改善生態環境、服務“雙碳”目標、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為國民提供安全健康營養的食物發揮重要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