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大力支持民營經濟,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2-12-19 09:03:22


  中評社北京12月19日電/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在中國工商聯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上致辭時再次強調了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宗旨。2014年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改革舉措,不斷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中國民營經濟的規模和實力獲得大幅提升,在推動發展、增加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李強還提出民營企業要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共同富裕,助力鄉村振興、促就業穩增收等要求。
  
  中國網發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中小企業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孫文凱文章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也強調了民營經濟的重要性,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決心。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而首要的措施就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黨的二十大報告還強調了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這些都離不開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發展。
  
  文章分析,研究發現,民營經濟發展與地區宏觀經濟主要指標顯著正相關,並且民營經濟在促進共同富裕、提高創新、促進國際合作等方面都起到至關重要作用。據省級相關數據顯示,民營企業數量、繳稅總額、利潤總額等指標與該省GDP總量、三產占比、財政收入等宏觀經濟指標均顯著正相關。其中,民營企業數量、繳稅總額與地區GDP、財政收入之間的相關係數均接近0.9。這意味著民營經濟極大促進了地區經濟增長和提高財政收入,同時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
  
  此外,民營企業發展對提高居民收入、推進共同富裕有顯著推動作用。地區民營企業越多,本地工資水平越高,城鎮化率越高,城鄉收入差距越低。經營企業的家庭收入水平明顯提升,相關居民家庭更易成為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群體。
  
  民營企業也顯著提升創新水平。統計數據顯示,民營企業的研發人員數量占比、研發機構數量占比、有效發明專利占比及新產品開發經費占比近年不斷提高,其中研發人員占比在2014年超過50%後繼續提高到2020年的近65%,研發機構數量占比更是已經超過90%。民營經濟越發達的地區,該地區有效專利數越高。
  
  最後,民營企業發展對促進中國對外貿易和國際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對外貿易方面,90%以上的外貿企業都是民營企業,且貿易額占比不斷提升,成為推動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重要力量。民營企業在對外投資中作用不斷增大,對推動整體國際化,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起到了重要作用。民營經濟發展好的地區經濟發展往往就好,民營企業通過創新、出口、穩定產業鏈、發展特色產業、集聚化發展和綠色發展等多種模式推動地區發展,是中國高質量發展最重要推動力量。
  
  文章指出,中國目前仍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強;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差距仍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托育、養老、住房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等等。研究顯示,民營經濟持續發展對於這些問題的最終解決或改善都將起到至關重要作用。
  
  自從2014年提出“雙創”號召以來,中國針對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的制度建設已經日益完善,政策支持的市場化平台服務越發規範,減稅降費落到實處,一系列政策舉措為市場經濟發展保駕護航,使得創新、創業取得良好成效。回顧過去八年,中國市場主體面臨的營商環境快速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好轉,市場主體迅猛增長,經濟活躍度顯著提高。這也推動了經濟結構實現快速調整,城市化率不斷提高,服務業占比不斷增加,新動能引領加快,並且產生了大量中等收入群體,改善了收入分配,推動了共同富裕。在國家政策一如既往地支持下,中國民營經濟必將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困難,在長期繼續發揮支撐國家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作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