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防範和打擊假借破產逃廢債務
http://www.CRNTT.com   2022-12-15 17:39:42


  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據人民法院報報道,為依法保障債權人合法權益,淨化破產審判環境,保障破產制度作用正向發揮,12月14日,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出台《關於防範和打擊假借破產逃廢債務的工作指引》(以下簡稱《指引》),進一步建立健全虛假破產識別機制,并發布6起典型案例。

  《指引》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充分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深入開展虛假訴訟整治工作的意見》相關精神,將企業破產糾紛作為虛假訴訟易發的重點領域,要求對防範和打擊假借破產逃廢債務加大整治力度,保護破產案件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人民群衆訴權得到正確行使。

  《指引》強調,人民法院、企業破產案件管理人以及破產程序各方參與人,均有防範和打擊假借破產逃廢債務的責任,應當按照法定職責分工負責、配合協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可能存在虛假破產犯罪的,應當及時溝通協調,共同防範和懲治虛假破產犯罪。同時,進一步喚醒破產程序參與者對虛假破產行為的防範和打擊意識,綜合運用破產程序全流程監控方式發掘虛假破產違法犯罪綫索,逐步順暢虛假破產犯罪綫索移送公安機關的相關機制,做到有案必移,應移盡移。

  《指引》中對不同破產程序參與主體分類規定了其權利和義務。在債務人方面,對於其主動申請破產的案件,需要提供較為詳盡的企業材料,并就企業主要資產、會計資料的去向作出說明,并詳細列出了債務人的股東、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關系人在防範和打擊假借破產逃廢債務應承擔的配合義務。在債權人方面,對於債權人作為破產企業的關聯主體申請的破產案件,應慎重審查債權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同時對金融債權較大的案件賦予金融債權人參加聽證的權利。在人民法院方面,要求人民法院在審理破產案件中,對於有虛假破產嫌疑的案件要堅持審慎審查原則,在必要情況下對債務人開展逃廢債專項審計程序,可以對債務人的相關人員依法采取限制離開住所地或限制出境等措施。在管理人方面,要求管理人依法勤勉履職,認真做好清產核資、債權確認、財產追收等工作,支持管理人申請調查令對破產企業財產進行清查、追收;明確了在破產案件中發現虛假破產犯罪綫索依法向公安機關進行移送的具體情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