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優化配置資源 促進科技創新
http://www.CRNTT.com   2022-12-08 13:43:13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是促進科技創新、拓展認知疆域的重要工具,是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基石和保障。推動其開放共享,有助於釋放儀器效能,進一步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前不久,《2022年中央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評價考核結果的通知》發布,與2021年相比,參評單位對開放共享更加重視,管理和共享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

  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是促進科技創新、拓展認知疆域的重要工具,是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基石和保障。自2018年起,我國每年對中央級高校院所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以下簡稱“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情況進行評價考核。前不久,《2022年中央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評價考核結果的通知》發布,與2021年相比,參評單位對開放共享更加重視,管理和共享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

  成效明顯

  開放共享意識增強

  據介紹,2022年共有24個部門的345家單位參與評價考核,涉及同步輻射光源、加速器、風洞等重大科研基礎設施86個,以及電子顯微鏡、高分辨率質譜儀、基因測序儀、太赫茲測試儀等4.7萬台(套)原值50萬元以上的大型科研儀器,其中,單台(套)原值1000萬元以上的500台(套)。

  結果顯示,參評大型科研儀器年均有效工作機時為1351小時,較上一年度上升5.7%;年均對外服務機時為231小時,較上一年度上升3.6%,總體利用水平較高,但仍存在開放共享情況參差不齊的現象。其中,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50個單位考核結果為優秀;東南大學等100個單位考核結果為良好;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189個單位達到了開放共享的基本要求,考核結果為合格;有6個單位開放共享情況較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