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江蘇:交出科技創新高分答卷
http://www.CRNTT.com   2022-10-16 19:38:05


  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10月9日,我國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誇父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實現了我國天基太陽探測衛星跨越式突破。

  而將與之攜手對太陽展開研究的則是2021年我國發射的第一顆探日衛星“羲和號”,其科學與應用系統由南京大學負責建設。未來“誇父”與“羲和”,或將成為我國科學家“追日”的最強搭檔。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重視培養高層次人才,布局重大創新平台建設,原創成果競相湧現,創新實力顯著提升。2021年,江蘇省全社會研發投入超3400億元、是2012年的2.6倍以上;省研發人員超過90萬人,其中兩院院士118人、數量領先全國;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1.2件,較2012年增長6倍多,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6.1%,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47.5%……一系列數據顯示了10年來,江蘇科技事業取得的顯著成效。

  江蘇作為我國首個創新型省份建設試點省,在全國創新大局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江蘇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從確立“聚力創新”的鮮明導向,到堅持“創新引領”的發展路徑,再到發出建設“科技強省”的動員令,創新已成為了江蘇最鮮明的時代特征,更成為了全社會的自覺追求和共同行動。

  江蘇省科技系統圍繞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統籌當前需求和長遠發展,提出“企業是主體、產業是方向、人才是支撑、環境是保障”的工作理念,推動全省科技事業取得明顯成效,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碼科研力量,原創成果競相湧現

  江蘇省委書記吳政隆表示:“江蘇始終牢記‘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突破‘卡脖子’技術,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奮鬥歷程。”<nextpage>

  這10年,江蘇布局重大創新平台,戰略科技力量培育取得新突破。科研力量的“升級加碼”,使得創新成果競相湧現。

  高起點建設實驗室——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等被納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省部共建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放射醫學與輻射防護等國家重點實驗室;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初步建成世界集成規模最大的船舶與海洋裝備總體性能試驗設施群。

  高標准建設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生物藥等技術創新中心啓動建設,并發布了首批核酸藥物技術攻關項目榜單;核酸藥物技術創新平台、類器官藥物篩選創新平台建設積極推進。

  高層級建設重大科研設施——未來網絡試驗設施、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等落戶江蘇;國家超算無錫中心先後三次獲得國際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最高獎戈登·貝爾獎。

  在今日的江蘇創新版圖上,科技創新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鍛造了“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等一批“國之重器”,形成了一批重大原創成果。

  堅持“四個面向”,創新鏈產業鏈融合

  激光技術在制造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高精度矢量掃描器件數字振鏡的生產始終是我國激光設備行業的一個“心病”。

  近日,記者從國內振鏡產品龍頭企業江蘇金海創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通過“揭榜掛帥”3年攻關,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JITRI-Sioux聯合研發中心為該企業開發的數字振鏡生產樣機正式下綫。<nextpage>

  江蘇金海創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僅2019年,高端激光振鏡市場規模就達到了30億—50億元,由此涉及到的下游激光裝備超過千億元。高精度數字振鏡的成功開發,將極大地助推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江蘇持續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瞄准國際前沿和關鍵環節,著力鍛長板、補短板,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我們堅持‘四個面向’,加強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等創新活動的全鏈條部署,集中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江蘇省科技廳廳長王秦介紹說,全省積極探索重大科技任務組織實施機制,根據不同任務類型,針對不同創新主體,探索“任務定榜”“前沿引榜”“企業出榜”“需求張榜”等方式,取得了明顯成效。

  面向科技前沿,江蘇已累計支持了35位頂尖科學家領銜實施前沿引領技術基礎研究重大項目,10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約4萬項,獲國家科學技術獎通用項目439項、居各省(自治區)之首,王澤山院士、錢七虎院士相繼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面向經濟主戰場,江蘇累計立項實施了1197個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直接帶動新增銷售5418億元、利潤666億元,納米科技、超級計算、生物醫藥、物聯網等產業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和重大產品創新水平位居前列。

  面向重大需求,江蘇瞄准高端裝備、前沿材料等重點領域,累計實施了1000多項產業前瞻及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項目,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瓶頸。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江蘇發揮科技支撑民生作用,累計組織實施102項重大社會發展科技示範工程項目,布局建設了20個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nextpage>

  在成果轉化方面,創新鏈與產業鏈已深度融合。江蘇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等科技資源配置載體,極大地推動了優勢技術成果轉化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緊密銜接,每年推動實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納米、超算、物聯網、生物醫藥等產業和創新水平均居全國前列。

  科技不斷進步,經濟增長韌性強勁

  今年以來,面對種種變化和衝擊,江蘇勇挑大梁,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增長呈現強勁的韌性。

  今年1—8月,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0.5%,其中,新能源、數字經濟等相關產業保持較快增長,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化,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近年來,江蘇持續鞏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創新型企業集群不斷壯大,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小升高”行動、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春風”行動;推進優化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服務改革,累計下達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資金46.3億元。2021年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3.7萬家、居全國第二;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超過7.2萬家,成為全國首個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7萬家的地區。

  大力優化企業創新發展環境,江蘇的國家級孵化器數量、面積及在孵企業數持續保持全國第一。全省企業科技稅收減免額超過1000億元。

  為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聚焦糧食安全加強研發攻關,江蘇建設了31家種質資源庫,收集農業種質資源近7.2萬份。累計育成主要農作物新品種642個,為種業科技創新提供支撑,在保障種源安全和支撑區域農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0.9%。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科技進步已經成為推動江蘇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