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樓市長效機制穩步推進
http://www.CRNTT.com   2022-10-15 09:05:44


  中評社北京10月15日電/住房和城鄉建設是最大的國內消費市場,是穩增長擴內需、建設強大國內市場的重要領域。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城鄉面貌發生巨變,人民群眾居住條件顯著改善,房地產市場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特別是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以來,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中國房地產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已成為社會共識。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亢舒評論文章表示,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10年來,中國住房市場體系與住房保障體系持續完善。
  
  一方面,黨中央把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這個目標作為重要任務全面部署,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逐步完善。各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始終不動搖,因城施策、分類指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房地產長效機制穩妥實施,城市主體責任和省級監管責任落實落細,房地產市場監管體系建立健全,堅定不移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10年來,住房供應規模持續增加,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累計132.34億平方米,是上一個10年的2.2倍。
  
  與此同時,各地以支持首套剛性購房需求、合理改善性需求、租賃住房需求為著力點因城施策。100多個城市的銀行根據市場變化和自身經營情況,自主下調了房貸利率;部分城市對生育二孩、三孩家庭購買首套住房的,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上限……隨著各項政策加快落地,居民住房品質逐步提升,新建住房質量更高、配套設施更全、居住環境更加優美,人民群眾居住條件顯著改善。
  
  另一方面,第一次明確了國家層面住房保障體系頂層設計。中國以滿足群眾基本住房需求為重點,充分考慮不同群體的住房條件、支付能力,研究建立住房保障體系,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同時,中國還逐步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住房保障政策和管理制度,確保讓需要幫助的住房困難群眾能夠真正受益。10年來,中國住房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設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大力實施,住房公積金惠及群體逐步擴大,住房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累計完成投資14.8萬億元,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萬套,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基本實現應保盡保,1.4億多群眾喜圓安居夢。
  
  文章認為,展望未來,從增量看,我們還處於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城鎮每年新增上千萬人口,對城市的住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仍將帶來大量的需求;從存量看,中國已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基礎設施補短板、更新改造等方面的任務量也很大。城市住房以及基礎設施等建設的增量和存量加在一起,再加上我們的鄉村建設,仍將保持相當大的規模。
  
  文章指出,當前,人民群眾對住房的需求已經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接下來,中國將加快完善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著力提高住房設計和建設水平,提高管理和服務質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居住生活需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