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學者:應持續促中日兩國經貿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22-10-06 00:39:31


 
  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副院長張玉來對中美競爭格局下的中日經濟關係發表了看法。在他看來,當前國際經濟格局的特徵是生產的碎片化,即一個國家無法控制某個產業的全產業鏈。從經濟活躍度來看,當前的全球價值鏈主要有三個點:歐盟經濟圈、東亞和北美,在此經濟架構的基礎上,中日經濟關係穩定的關鍵性原因是“多邊大於雙邊”,政治的冷卻並沒有真正影響到兩國的貿易。就中美競爭格局下日本的“選邊”問題,張玉來認為,日本對國際經濟格局是依賴的,因此日方一直強調的是“多邊主義框架”,其基本立場不會改變。此外,日本確立的國際經濟基本方針是基於安倍明確提出的“自由貿易旗手”,在此基礎上日本對美國的內卷化高度擔心,因此日方仍然想要維持全球化的國際格局。同時,張玉來指出,中美競爭格局對日本來說是“雙刃劍”:一方面日本政府希望由美國來遏制中國,另一方面日方也希望中國能在一定程度上牽制美國,從而有利於日本企業在中國市場的競爭。

  遼寧大學區域國別經濟研究院院長孫麗分享了關於日本在印太經濟框架下最新戰略動向的思考。孫麗認為,日本目前正在拋棄其長期以來遵循的平衡外交戰略,試圖更為全面地轉向“安全靠美國”,進一步強化日美同盟;與此同時,日本在經濟領域開始嘗試打破長期以來“經濟靠中國”的格局,追隨美國的“脫鈎斷鏈”。在她看來,這一轉向最大的動因是中日兩國的經濟較量發生了持續快速的有利於中國的傾斜,日本製造業與中國的差距越來越大。此外,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了東亞的經濟中心,東亞地區的分工呈現出由中國作為主導者的新三角貿易模式,中國逐漸成為了其它東亞經濟體的重要出口市場。在此過程中,中國的經濟實力在迅速趕超美國,日本需要在日趨明顯的新冷戰格局中謀求自身的地位和價值,這使得日本提高了“安全靠美國”在其自身安全戰略中的地位。因此孫麗認為,中國對於日本的企圖應該保持高度的警惕。 

  最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陳友駿認為,在過去的五十年中,中日經濟關係總體來說取得了重大的進展,而在此期間,有三個方面的經驗對未來中日經濟的發展有重要指導意義:首先,中日經濟的基本盤在雙方的努力下不斷擴大,未來應該繼續讓經濟合作在中日經濟關係中發揮“壓艙石”的作用;第二,中日通過經濟合作在促進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和貿易自由化發展上達成了一定共識,二者之間也存在著共同利益,未來如何在中國加入TPP和日美不斷推進的IPEF之間保持平衡對日本來說是亟待解決的課題;第三,中日五十年來的經濟合作促進了雙方在國際形勢的發展、地區格局的演變等問題上形成了認知共識,對於未來如何在戰略上形成共識性的認知對中日兩國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