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南財理財通第四期線上策略會成功舉辦
http://www.CRNTT.com   2022-09-29 10:53:27


  中評社北京9月29日電/據21世紀經濟報導,2022年是“資管新規”正式落地的第一年。今年以來,銀行理財市場環境不斷優化,監管細則持續完善。不僅《理財公司內部控制管理辦法》、“超額業績報酬新規”等相繼落地,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範圍也在不斷擴大。

  然而,2022年上半年既有機遇,也有挑戰。在上半年權益市場大幅波動下,理財產品表現如何?面對產品收益的調整,金融機構該如何引導理財客戶理性看待產品淨值的回撤和波動?下半年理財產品投資策略將有哪些變化?養老理財產品是否將成為個人養老金配置的重要品種?

  9月28日,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南財理財通、21世紀經濟報導成功舉辦第四期線上策略會,施羅德交銀理財董事長、平安理財首席量化投資官、信銀理財多資產投資條線全球多資產團隊執行總經理、南財理財通專家委員等多位重磅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理財行業的風險與機遇,回顧2022年上半年理財產品運作情況,並展望2022年下半年銀行理財投資策略。

  上半年理財產品整體表現如何?

  2022年上半年,理財公司實現了盈利與規模的雙增長。據理財登記中心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理財產品存續規模達29.15萬億,較去年同期存續規模25.80萬億增長了3.35萬億,增幅為12.98%。同時,多家理財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淨利潤超1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產品代銷層面,已開業的25家理財公司中有22家打通了他行代銷渠道。

  雖然理財行業整體向好,但理財市場仍面臨重重考驗。伴隨全球通脹加劇及美聯儲加息,今年上半年海內外權益市場均出現了大幅調整,“固收+權益”產品、混合類產品及權益類產品的業績隨之下跌,並一度在3月、4月迎來“破淨”高峰。不僅含權類產品業績下滑,在國內貨幣政策趨於寬鬆的情況下,現金管理產品及純固收產品的收益也較去年同期減少。

  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副教授於孝建表示,“破淨”是理財產品淨值化的必然產物。在沒有淨值化及未打破剛兌之前,理財產品並非沒有虧損或“破淨”的現象,只是產品資金池掩蓋了部分產品的虧損。今年發生的理財產品“破淨”現象,是讓原來固有的問題浮出水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