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西媒:世界“口渴”增加“水戰”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22-09-12 14:57:26


  中評社北京9月12日電/據參考消息網報道,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9月5日發表亞歷克西婭·科倫巴·赫雷斯的文章,題為《水資源統治:“水戰”和人工智能揭示的真實而隱蔽的危險》。作者指出,“水安全”將成為一種日益珍貴的商品。全文摘編如下:

  雖說有的地方因旱情而土地龜裂,也有的地方因大雨而洪水泛濫,但這個世界正感到“口渴”。在專家看來,缺水將是“新常態”。這種“藍色黃金”占據需求榜單頭名,可能會掀起全球搶購熱潮,并助長投機行為。世界銀行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水安全的價值將越來越高。

  據估計,現有企業一年的淡水用量是石油的700倍左右。美國前總統約翰·F·肯尼迪曾敏銳地指出:“誰能解決水的問題,誰就能贏得兩項諾貝爾獎。一項是科學獎,另一項是和平獎。”歐盟委員會警告,“水戰”的情景是真實存在的。該委員會下屬聯合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稱,最脆弱的“熱點”是5條河流:尼羅河、恒河、印度河、底格裡斯河和科羅拉多河。報告還稱,發生衝突的可能性是75%。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已有300起因水而引發的公開衝突。正如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的國際顧問貢薩洛·德拉卡馬拉所指出的那樣,“在全球17個水資源最緊張的國家中,有12個國家位於中東地區,這個地區是一個火藥桶”。

  這些圍繞水資源開發的利益讓人們談論真正的“水的主人”,以及相關投機行為產生的泡沫。當2020年12月水的長期使用權(而不是水本身)開始在華爾街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時,最壞的預測成了現實。

  德拉卡馬拉說:“真正引人注目的是,對趨勢一向把握很准的金融市場開始從水資源緊急情況的角度來看待正在發生的事情。而歐洲央行對金融機構的壓力測試表明,大多數金融機構沒有為最可能發生的氣候情景做好准備。當涉及水時,金融市場必須受到高度監管,否則就會產生衝突。”

  目前,糧食和能源安全形勢告急,而這兩者都與水有關。根據糧農組織的數據,農業用水占全球水資源消耗的70%。德拉卡馬拉說,即使是天然氣的替代品,如綠氫,也需要通過水解技術來制備。微芯片也需要水。加梅羅認為,人工智能有助於將所有這些變量通盤考慮,從而促進合作,并在衝突爆發前達成解決方案。但他強調,“‘B面’是借助人工智能找出我們可以從水戰中做買賣的領域。我們要麼開始珍視水資源,要麼將現實棄之不顧。是吞下紅色藥丸還是藍色藥丸,選擇權在我們手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