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深圳懷德社區:探索可持續發展共同富裕路
http://www.CRNTT.com   2022-09-01 09:49:41


  中評社北京9月1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懷德社區是深圳著名的富裕村。改革開放以來,該社區始終堅持黨委對集體經濟的領導,緊跟時代步伐不斷轉型謀發展,以文化建設為社區發展凝心聚氣,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共同富裕之路。

  懷德社區地處深圳西北部,寶安大道、廣深高速、107國道3條交通要道穿城而過。上世紀80年代以來,懷德村憑借便捷的地理位置,經歷了由農村向社區、村民向市民、落後向繁榮的快速發展。2021年底,該社區集體經濟總資產規模已達106億元。

  “懷德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績,關鍵在於始終堅持黨組織對集體經濟的領導。”深圳市懷德股份合作公司(下稱“懷德公司”)董事長潘燦森說。

  懷德社區黨委副書記潘達強認為,社區黨委、股份公司領導班子既有民主,也有集中,不搞一言堂,有事好商量,獲得了群衆的信任與支持。

  2016年,當懷德公司決定投入資金11.8億元入股深圳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時,該決定獲得了全體股東的一致贊同。目前該投資每年可產生投資分紅7190萬元,人均約10萬元。

  如今,把社區重點熱點問題、居民矛盾訴求全部擺上台面共同討論解決,已成為懷德的老傳統。黨員每年都要挨個去群衆家裡了解情況,從環境衛生到集體經營,都要征求每個人的意見。

  在懷德醒獅訓練基地內,幾名年輕的隊員正在長輩們的注視下,進行著緊張的訓練。再過一個多月,他們將代表深圳市參加廣東省第十六屆運動會龍獅項目的競賽。

  “小時候看舞獅總覺得特別威風,沒想到自己也能有機會參與其中。”如今醒獅隊的成員都是年輕一代的居民,他們有的還在讀書,有的已經參加工作,訓練、表演和比賽都是利用業餘時間。大家對這項傳統文化的熱情都很高。

  福永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主任羅建民表示,懷德社區民風淳樸,過上富裕生活後,最大的願望就是讓居民們能够“精神比物質更豐富,腦袋比口袋更富有”。“文化的融入,讓家風文化得以弘揚傳承的同時,也把大家擰成了一股繩,為懷德社區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洗粽葉、打粽繩、包粽子……在懷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年一度的“一粽傳承,鄰裡飄香”包粽子活動現場,居民們把一張張粽葉卷成漏鬥狀,填進糯米、紅豆、鹹蛋黃等食材,一纏一系,一個漂亮粽子就完成了。這些粽子蒸熟後,會挨家挨戶送給轄區年長者,既能加強對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傳承,也能讓居民感受社區的溫暖關懷。

  “每到節日,組織大家一起動手制作美食已經是我們的傳統了。”懷德社區婦聯主席盧秀娟介紹,近年來,懷德社區成立義工志願服務協會,要求本地居民參與社區公益服務活動人數比例不少於30%。同時,出資130萬元成立社區基金會,旨在扶弱濟困、激勵先進、扶助創業,助推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建設。

  社區志願者梅大姐所在的義工隊,每周二、周五,都會為社區100餘名高齡老人及特殊人群提供送菜到家服務。這項工作從2016年開始已經持續了6年。“每次收到他們的感謝,看到他們的笑容,我們義工心裡也特別幸福、溫暖。”梅大姐說。

  “凝心聚力,文化的影響、社區的關愛不可或缺。”潘燦森認為,讓社區居民,特別是年輕人經常參加到義工志願服務、扶弱濟困等活動中,能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好家風好家訓只有不斷傳承,才能讓懷德一代更比一代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