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人民日報: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http://www.CRNTT.com   2022-08-23 16:31:35


  中評社北京8月23日電/人民日報今日刊發題為《讓生態文明理念和實踐更好造福世界人民(人民論壇)——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文章,全文如下:

  2020年1月,習近平主席在給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的學生代表回信中寫道:“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己”。今年4月,習近平主席複信英國弗朗西斯·霍蘭德學校小學生時指出:“地球是個大家庭,人類是個共同體,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人類要合作應對。”親切誠懇的話語,展現了一個大國的責任與擔當。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習近平主席站在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議和主張,推動各方維護多邊共識、聚焦務實行動、加速綠色轉型,為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注入信心和力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等理念在國際社會日益深入人心,為加強全球環境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經驗。

  面對生態環境挑戰,中國主張激蕩起全球回響。每年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今年中國確定的環境日主題就是“共建清潔美麗世界”。聚焦全球氣候與環境治理,系統闡釋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的豐富內涵與核心要義;針對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強調秉持生態文明理念,開啓人類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國主張加快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不懈努力、砥礪前行,中國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彰顯。

  呵護全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中國貢獻著一個又一個世界之最。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全球臭氧層保護貢獻最大的國家,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建成世界最大清潔發電體系……這些成就本身,就是中國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所作出的重要貢獻。今天,雲南亞洲象北移南返的畫面溫暖世界,塞罕壩、庫布其的荒漠化治理經驗廣泛傳揚,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把降碳作為生態文明建設重點戰略方向。中國以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成效告訴世界,只要堅定信念、付諸行動,就能够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而且是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正如習近平主席強調的:“只要是對全人類有益的事情,中國就應該義不容辭地做,并且做好。”率先發布《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全面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成為《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議定書核心預算的最大捐助國,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支持發展中國家生態保護事業,與31個合作夥伴發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夥伴關系倡議……無論是為地球降排放、開啓碳達峰碳中和系統性變革,還是為萬物謀和諧、推動生物多樣性治理邁上新台階,抑或是為世界添福祉、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堅定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努力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凝聚起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國際合力。

  仰望夜空,星河燦爛。地球是人類唯一賴以生存的家園,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清潔美麗世界,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面向未來,堅持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中國將繼續與各國攜手并進,讓生態文明理念和實踐更好造福世界人民,把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留給子孫後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