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董菲:挖掘全渠道消費潛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8-22 10:27:56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中國經濟網今日刊發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菲題為《挖掘全渠道消費潛力》的文章,全文如下:

  商超百貨很大一部分是消費者日常生活的剛需品,種類多、消耗大、消耗快。隨著綫上消費的滲透率大大提升,傳統的零售業態不斷升級,商超品類消費日益呈現出覆蓋綫上綫下的全渠道特征。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影響下,居民出行、綫下消費場景受限,即時零售等新消費快速發展,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商超百貨消費向綫上轉移。

  綫上綫下一體化的商超百貨業態,在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的環境下,能够有效保障百姓的民生所需,為消費者打造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消費體驗,為實體經濟的複蘇和發展創造新路徑。但新的商超零售模式對控貨能力、倉儲能力、履約成本和履約效率要求很高,極大考驗著平台與企業的合作水平和綜合能力。

  因此,對於商超平台和企業來說,從傳統剛性供應鏈升級為一體化數智供應鏈,就成了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要持續提升綫上綫下服務能力和效率,重構人貨場關系,實現倉儲、揀貨、交接、配送全鏈路高效履約,讓消費者的購物時效更快、體驗更好。

  同時,消費者不再滿足於商品的功能價值,而是對個性化特點感興趣,消費需求不是無法得到滿足,而是未能得到隨時隨地隨心滿足。因此,除了要通過不斷研發與推廣創新產品吸引更多用戶關注,還要打通綫上綫下渠道,優化算法,針對個性化需求實現用戶精細化運營,滿足消費者深層次所需。

  此外,當前的商超百貨消費呈現出鮮明的地域差異,無論是全國性的大型商超平台還是區域性的中小型商超企業,都應根據各地消費者特征進行有針對性的戰略布局。如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地區的綫上商超百貨消費不僅用戶占比高,且人均消費金額也較高,可以針對這一區域的消費者提供更多高品質、消費升級類的產品;而西藏、寧夏、青海等地的用戶更偏好傳統商超消費模式,可能與西北地區地廣人稀有關,需要平台和相關企業加強在這一區域的物流、供應鏈等基礎設施建設。

  總之,在商超百貨行業快速變化的背景下,充分挖掘全渠道消費潛力,是實現獲客增長的必由之路。但不管業態如何改變,消費者對更高性價比、更快速便捷服務的需求亘古不變,平台和企業要緊緊圍繞“人”這一核心要素識變、求變、應變,更好滿足消費需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