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高效平穩實現工業碳達峰
http://www.CRNTT.com   2022-08-12 10:31:18


  中評社北京8月12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3.5%,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2030年前,工業領域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3部門聯合印發《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為工業領域推進碳達峰明確了時間表。

  專家認為,下一步要精準把握工業領域碳達峰的關鍵點和發力點,通過落實重點任務和開展重大行動,高效平穩推進工業領域碳達峰。

  深度調整產業結構

  工業是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的主要領域。數據顯示,去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為52.4億噸標準煤,其中工業占比65%左右。《方案》把深度調整產業結構放在重點任務首位,提出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

  如何構建利於碳減排的產業布局?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產業室主任魏琪嘉認為,具體要從3方面推進:一是把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同技術應用結合起來;二是把先進製造業集群建設與產業低碳改造結合起來;三是要綜合運用市場化手段倒逼落後產能加快退出。

  在加快工業綠色低碳技術變革方面,《方案》提出,布局“減碳去碳”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低碳顛覆性技術研究,突破推廣一批高效儲能、能源電子、氫能、碳捕集利用封存、溫和條件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通過推動工業綠色低碳技術突破、加大綠色低碳技術推廣力度和開展重點行業升級改造示範,增強工業領域自身綠色低碳發展內在硬實力。”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呂萍說。

  近年來,我國工業在保持快速發展的同時,節能降碳也在持續顯效。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三五”下降16%基礎上,去年進一步下降5.6%。“要把減排的各項標準進一步明確,有效引導市場預期。同時,要有系統的配套保障支持措施。”魏琪嘉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