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高效平穩實現工業碳達峰
http://www.CRNTT.com   2022-08-12 10:31:18


 
  積極推行綠色製造

  全面構建綠色製造體系,是解決我國製造業碳排放量基數大、綠色產業鏈建設滯後問題的關鍵。《方案》強調,繼續完善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綠色設計產品等綠色製造體系。“這將為工業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全面提升清潔生產水平樹立標杆。”呂萍說。

  與傳統製造業相比,綠色製造最大不同在於它是一種清潔生產方式和廢棄物循環利用的生產模式。魏琪嘉解釋,在這種生產模式下,從原料開採到產品報廢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對材料的回收、利用、處理等通盤考慮,綠色低碳理念貫穿於產品的全過程。目前汽車、機械、電子、紡織、通信等行業都具備了構建綠色低碳供應鏈的條件,很多行業龍頭企業在供應鏈整合、創新低碳管理等關鍵領域發揮引領作用。

  數據顯示,10年來我國累計推廣約2萬種綠色產品,創建近3000家綠色工廠,培育近200家綠色製造服務供應商,累計制定644項節能與綠色發展行業標準,初步形成綠色製造體系。

  《方案》提出,到2025年,創建一批生態(綠色)設計示範企業,制修訂300項左右綠色低碳產品評價相關標準,開發推廣萬種綠色低碳產品。例如,在交通運輸領域,將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集中度。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乘用車和商用車新車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分別比2020年下降25%和20%以上。

  “通過構建綠色低碳產品開發推廣機制,加大能源生產、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等領域綠色低碳產品供給,打造綠色低碳產品供給體系,既能充分發揮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對碳達峰的支撐作用,也能通過持續激發產品市場需求為工業供給側持續注入發展活力。”呂萍說。

  推行綠色製造,往往需要大量技術研發和項目建設投入。魏琪嘉建議,要將前期技術研發費用最大程度分散化,讓企業用得起綠色節能技術,避免高昂技術使用費阻礙技術推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