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0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報道,福建省建寧縣是全國知名的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縣,依托獨特的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形成了蓮子、種子、梨子、桃子、無患子“五子”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格局。去年6月以來,福建省紀檢監察機關圍繞種業健康發展深入查辦建寧縣系列違紀違法案件,在推動建寧種業健康發展的同時淨化政治生態,打通審查調查案件和提升治理效能之間的堵點,一體推進“三不腐”,釋放“懲”的震懾,發揮“治”的功能,築牢“防”的堤壩。
因時因勢,政治幫扶找“病症”
福建省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在掛鈎幫扶建寧縣時,調研發現當地一些黨員幹部對掛鈎幫扶產生依賴心理,一談幫扶就是要項目;部分幹部安於現狀,存在精氣神不佳等問題。該省紀委監委因時因勢調整掛鈎幫扶工作思路,將幫扶重點從“項目幫扶”轉向“政治幫扶”,聚焦政治生態建設、壓緊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等重點開展政治幫扶。
在開展政治幫扶過程中,福建省紀委監委以種業為切入點,從具體人具體事入手,加強政治監督,嚴格日常監督,發現建寧縣某種業公司財政補貼資金使用涉嫌存在利益輸送、違規報銷等違紀違法問題。
審查調查工作,要突出政治引領,追根溯源查案治本。發現建寧縣種業“病症”之初,福建省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要求以查辦“胡作為”問題為突破口,推動解決“亂作為、不作為”問題,著力淨化建寧縣政治生態,堅決清除建寧“五子”產業發展障礙,促進種業及相關產業健康發展。
把政治監督和審查調查統籌起來,福建省紀委監委采取“室地”聯動方式,由省紀委監委第六紀檢監察室聯合三明市紀委監委開展審查調查,深挖細查,把淨化政治生態推動種業健康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案件查辦的落腳點。
自主創新不足,品種選育、種業科技推廣方面資金投入不足;部分種業補助資金管理使用不規範、監管不嚴格;相關部門單位黨員幹部紀法意識淡薄……隨著調查的深入,建寧縣對種子之於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對種業發展重視程度不够、一些黨員幹部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