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黃宇韜:2022美聯儲激進加息似曾相識
http://www.CRNTT.com   2022-08-04 14:35:19


  中評社北京8月4日電/據中國日報網報導,今年6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上漲1.3%,過去12個月累計上漲9.1%,創40年來新高。為應對高企的通貨膨脹,美聯儲別無他法,只得提高基準利率來控制大宗商品價格。

  為實現國民經濟“軟著陸”,7月28日,美聯儲將利率上調75個基點,並表示“可能還將在9月份進行一輪超乎尋常的大幅加息”。過去幾個月裡,美聯儲已經數次提高利率:3月份上調25個基點,5月份又將利率上調至0.75-1%的目標區間。

  6月15日,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表示將“堅決致力於把通脹恢復到2%的水平”。為實現這一目標,美聯儲決定繼續提高利率,並減持美國國債、機構債券和機構抵押擔保證券。

  對其他國家來說,美聯儲採取的這一系列激進操作是個危險信號。正如美國前財長約翰·康納利曾說:“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卻是你們的難題。”由於新冠疫情之前美元占據著90%外匯交易市場,為全球經濟的順暢運行發揮著主導作用,其供應的收緊將對全球資本流動產生深遠影響。具體而言,當美元幣值升至數十年來的最高水平時,全球其他各國貨幣將不可避免地出現貶值。與此同時,由於美國利率明顯高於其他各國利率,投資者將更傾向於持有美國國債以追求高額回報,哪怕國債還屬於傳統上相對保守的投資產品。

  更重要的是,美元加息帶來的風險並非由各國平等分擔。過去幾十年來,新興市場國家經歷了數次“繁榮——蕭條”周期:在經濟景氣時,各國投資者紛紛湧入,但當投資接受國的宏觀經濟惡化或美國收緊資本供應時,外國投資者便會快速撤離。換句話說,在參與全球金融市場的過程中,新興市場經濟體在創造財富和繁榮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大的金融風險和脆弱性挑戰。

  因此,分析人士正密切關注著近期美聯儲加息對東南亞國家的影響。由於東南亞各國貨幣至今仍在某種程度上與美元掛鈎,這些國家將面臨一個重要挑戰:美元利率上升推高現有債務償還成本,進而可能引發資本外流。

  回溯歷史,東南亞國家在20多年前也經歷過類似的情況。上世紀90年代,隨著美國經濟從衰退中復甦,時任主席格林斯潘領導下的美聯儲在13個月的時間裡接連七次加息,以遏制通脹。美元走強使美國成為比東南亞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導致東南亞國家資本的突然外流。東南亞經濟體自身固然存在不少短板,比如巨額經常賬戶赤字、外匯儲備不足和外匯風險敞口過大等,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加息確實是觸發東南亞金融危機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1997年7月泰銖大幅貶值,隨後衝擊波很快在東南亞蔓延開來,馬來西亞貨幣也大幅貶值,吉隆坡證券交易所指數短時間內從1200點跌至260點。東南亞國家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才從此次動蕩中恢復過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