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企外貿占比穩步提升
http://www.CRNTT.com   2022-07-29 10:21:29


 
  及時調整業務模式。浙江傳化合成材料公司在實現技術突破開發新品的同時,根據國內外疫情形勢,動態調整接單業務模式。在滿產的情況下,解決了產品脹庫問題,實現經營平穩運行。

  主動嘗試數字化改造升級。“數字化為國際貿易新業態的產生創造了條件。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不少外貿企業運用數字化工具驅動企業發展,通過生產設備、供應鏈管理的智能化改造來提高生產率,優化資源配置,控制生產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李志起說。

  民營企業外貿持續向好,除了本身有扎實的競爭力,亦得益於一系列穩外貿政策的實施。

  國務院辦公廳5月份發布的《關於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意見》提出13條政策措施,幫扶外貿企業應對困難挑戰。

  為加快恢復外貿市場主體活力,多地建立外貿企業“白名單”制度,在貨物通關、融資貸款、復工復產、招工用工等方面予以重點保障。

  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外貿保穩提質各項工作加快推進,外貿市場主體活力有效激發。今年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同比增加5.5%,其中,民營企業數量增加6.9%,達到42.5萬家,表現優於整體。

  當前,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外貿發展仍面臨一些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對於民營企業而言,要增強憂患意識,不能盲目擴大產能,與其追求訂單的增長,不如追求利潤的增長。可以通過收取保證金、預付款等方式降低風險,同時,減少高度定制化產品訂單,將標準性、兼容性較強的產品作為主要出口方向。”李志起說。

  齊冠鈞建議,政府層面應持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緩解企業成本上漲壓力;引導民營企業合理利用匯率避險工具,提升應對匯率風險能力;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技術,提升金融機構扶持民營企業的精準性。

  “隨著民營企業在轉型升級、內外貿一體化等方面積極探索、銳意進取,其作為外貿第一大主體地位將進一步鞏固。”齊冠鈞說。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