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水平持續提升
http://www.CRNTT.com   2022-07-22 09:45:32


 
  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不僅要完善“硬設施”,也要提升“軟環境”,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深度應用於殘疾人出行、養老等需求。

  輕點液晶顯示屏、用手語“說”出想辦理的業務,在江西省南昌市紅穀灘區市民中心,聽障人士蔣鵬很快完成了殘疾人證到期換證業務。過去到窗口辦理業務時,他只能通過手機或紙筆交流;如今,借助聾聽交流系統的在線實時翻譯,“無障礙”交流方便快捷。

  在浙江省寧波市,公交導盲系統則幫助更多視障乘客出行無阻。“下班車即將進站,支持導盲、支持輪椅……”6月底,公交導盲系統在寧波389路公交車上試運行,視障乘客使用下載的手機應用程序,根據語音提示選擇上下車站,便可實時收到語音提醒,公交車外置喇叭也會進行播報。寧波市公交集團鎮海公司經理周薇介紹,這是寧波首條裝有盲人導乘系統的公交線路,為視障人士出行提供精準的公交助乘服務。

  “支持手語與語音的轉換設施、公交接駁無障礙導航、電子盲道、無障礙數字地圖等,都是無障礙環境信息化的重要內容,能夠為有需求的社會成員提供更周全、更便利的無障礙信息交流服務。”中國中建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薛峰介紹。

  據瞭解,首批325家網站和手機應用程序已完成適老化和信息無障礙改造。從場景上,貼近老年人和殘障人士常用的電信服務、出行、購物等應用需求;從流程上,實現“一鍵訂票”“一鍵叫車”等簡易操作;從功能上,推出內容朗讀、語音播報、人工直聯“一對一”熱線等暖心服務,幫助特殊群體共享信息化成果。與此同時,中國殘聯為盲人、聾人提供盲文、有聲讀物、手語字幕等無障礙文化服務,全國各級公共圖書館設立盲文及有聲讀物閱覽室1315個,席位達到2.4萬個。

  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要注重系統化推進、精細化設計、人性化服務、智慧化賦能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取得了顯著效果。但也要看到,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仍存在較多困難和薄弱環節。例如,法律法規政策標準體系還不完善;無障礙設施質量有待提高,部分無障礙設施設計不合理、建設不規範、管護不到位;信息交流無障礙比較薄弱等。

  杜鵬認為,無障礙環境建設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還得追求“好不好”的體驗,“例如有的扶手缺少維護、緣石坡道上下坡處被阻車樁擋住等,都給特殊人群使用帶來不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