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解析中國植物的拉丁名
http://www.CRNTT.com   2022-07-17 18:26:22


 

  作為一本工具書,《中國植物拉丁名解析》為了方便讀者使用,在排版上下足了功夫。因採用了《中國植物志》初版所用分類單位名稱,有利於讀者查證;在檢索上編排了多途徑檢索方式,包括拉丁名檢索、中文科屬名檢索、種加詞檢索,更加實用;對於在不同植物名稱中重復出現的詞,作者則利用數據處理能力“不厭其煩”地反覆解釋,使得該書更加完整,使用起來更為方便。

  起初,劉琪璟只是想建立一個關於自己研究區域的植物拉丁名的術語單詞本,用於記憶拉丁名。但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他發現該領域涉及學科範圍廣且復雜,相關資料並不多,國內外甚至沒有關於植物拉丁名的系統性解析。

  與此同時,劉琪璟在授課過程中,以及與同行交流時,越發感受到這樣一個術語單詞本的必要性。於是,他產生了一個衝動,就是把中國的植物學名都收錄進來進行全面解析,他的術語單詞本應該為更多人帶去便利,讓更多植物學研究者受益。

  有了這樣一個想法之後,劉琪璟立刻付諸實踐。由於手頭的資料少之又少,市面上相關的資料也並不齊全,他就去舊書網等四處收集資料,翻閱植物分類學中最原始的文獻。除了中文之外,還要找海量的英文、日文等外語資料,“把能收集到的全部收集到了”。

  這一工作不僅需要植物學專業知識,對外語的要求也非常高。在梳理與甄別詞匯時,他會通過發音判斷一個詞的語言來源,提出源頭假設,進而翻閱資料查證。每一個詞的解析工作都需要一點一點進行推敲、確認,碰到拿不准的非專業問題,他會在線上線下查閱國內外資料,或請教相關領域專家,力求每一個知識點的精準與可靠。

  解析工作本身是繁雜的,但作者依然會為了其中的一個詞反覆查證,有時考證幾天就為了給出一個準確的解釋。“哪怕花三五天也沒關係,只要能解決就好,我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其他人就不用再費時間了。”劉琪璟如是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