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加速成為國家植物多樣性保護重要基地
http://www.CRNTT.com   2022-05-03 21:19:24


  中評社北京5月3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  4月18日,國家植物園在北京正式揭牌。作為一個國家經濟、科技、文化、生態、社會可持續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國家植物園的建立,表明我國以開展植物遷地保護、科學研究為主,兼具科學傳播、園林園藝展示和生態休閑等功能的綜合性場所——國家植物多樣性保護基地正式成立。

  建設國家植物園體系具有重要示範意義。野生植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其攜帶的遺傳資源是關係到國家生態安全和生物安全的核心戰略資源。“由於栖息地破壞、過度開發、氣候變化、外來物種入侵、自身繁殖受限等因素,一些野生植物瀕臨滅絕,亟待採取有效的保護拯救措施。”國家林草局動植物司副司長周志華表示,“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是就地保護的主要形式,建設以國家植物園為引領的植物園體系是遷地保護的主要形式,二者缺一不可、有機互補,形成我國較為完整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

  中國是全球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已知的高等植物有3.7萬餘種,大約占全球的十分之一。全世界共有2000多個植物園,有40多個國家把國家級植物園設立在首都,北京的加入,讓世界植物園之家增加了一顆耀眼的東方之星。

  國家植物園是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園)和北京植物園(北園)現有條件基礎上,經過擴容增效有機整合而成,總規劃面積近600公頃。“國家植物園的建設符合首都功能定位,與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城市戰略功能定位契合,在首都設立國家植物園也符合國際慣例。”國家植物園(北園)執行主任、正高級工程師賀然表示。

  4月23日,在鮮花綻放的國家植物園北區,“中國鴿子樹”珙桐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植物大熊貓”水杉在一片葱鬱中透出無限生機,來自非洲能活2000年的“千歲蘭”令人驚嘆植物之美。

  賀然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植物園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豐厚積澱。目前已收集各類植物1.5萬餘種(含種下單元),遷地保護水杉、珙桐等170餘種中國珍稀瀕危植物;擁有6個國家花卉種質資源庫和國際海棠品種登錄權;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一座亞洲最大的植物標本館,館藏標本280萬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