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會力量為公共文化服務注入新活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7-15 15:18:19


 
  “構建文化傳承平台,提升鄉賢文化導向力;構建公益慈善平台,提升鄉賢文化公益力;構建文旅發展平台,提升鄉賢文化影響力。”徐慶強表示,近幾年,北流市積極構建“三個平台”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激發鄉賢參與熱情,助力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堅持把傳承和弘揚鄉賢文化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引導鄉賢支持生態鄉村、美麗鄉村建設,為鄉賢提供致富思源、致富思文、奉獻社會的平台,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創新機制,培育“五路大軍”

  又到暑假,北流市陶瓷小鎮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在這裡可以體驗陶瓷製作,瞭解北流陶瓷的歷史,很好玩。”來自玉林城區的中學生李雪健已是第三次來到陶瓷小鎮。

  陶瓷小鎮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廣西首批中小學戶外實踐基地。小鎮環境優美,凸顯了“工業+文化+旅遊”的特色,有突出北流陶瓷文化“傳承、創新、未來”主題的博物館、展覽館,有原始陶瓷燒窑的窑群中心,有千年文化手工拉坯體驗,還有戶外拓展活動。

  “像陶瓷小鎮一樣,祗有鼓勵和引導廣大社會力量參與,才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才能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高質量發展。”玉林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副局長寧靜表示,近年來,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新發展中,玉林市注重培育、挖掘鄉賢、企業、協會、專業人士和民間文藝團隊等社會力量參與,形成“五路大軍”典型做法。這一做法正是發端於北流市。

  “‘五路大軍’涉及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方方面面,包括社會資金投入、人才隊伍建設、活動組織策劃、市民文藝素養提升等。”北流市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舉例說,近幾年,北流民間文藝團隊蓬勃發展,目前有300多個,遍布全市農村、社區。這些民間文藝團隊如木偶隊、山歌隊、獅龍隊、廣場舞隊等,自發自願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各種群眾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活動,豐富了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為推動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北流市在《北流市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方案》《關於激活內生動力全域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的決定》等政策文件中明確,多措並舉,鼓勵村(社區)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大力開展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打好鄉情牌,鼓勵鄉賢創業,參與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公共文化產品生產,振興鄉村文化。

  “北流結合地方實際,通過創新政策、社會榮譽、搭建平台等措施,培育‘五路大軍’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和時代性,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有益探索。”國家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巫志南表示,一段時期以來,部分地區對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的價值認識存在偏差,發展理念不夠開放、成熟,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服務模式創新不足,社會參與面較窄、參與形式單一,服務承接主體數量和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北流市在這一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