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台風“暹芭”登陸看氣象預警產生的全過程
http://www.CRNTT.com   2022-07-10 11:37:54


  中評社北京7月10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連日來,在台風“暹芭”影響下,龍卷風頻繁光顧廣東多地。7月4日15時30分左右,佛山市三水區雲東海街道附近發生中等級別龍卷,造成樹枝折斷、廠房工棚受損。當天,佛山市氣象台提前一小時發布龍卷警報,為當地防禦災害和人員撤離爭取了寶貴時間。

  “救命”的氣象預警,是如何傳遞給我們的?近日,記者來到中國氣象局相關單位,實地探秘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背後的科技支撐。

  源源不斷的一手觀測數據及時傳給數值模式

  近年來,短時強降水、龍卷風等極端性災害性天氣在全球呈多發頻發態勢,給百姓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損害。基於雷達、衛星數據分析,是我國預報業務的重要技術支持。

  時間回到6月26日下午,一個熱帶擾動抓住副熱帶高壓西伸北抬後在熱帶洋面留出的“空當”,開始發展壯大。幾天後,它成長為今年登陸我國的首個台風“暹芭”,並在登陸後一路北上,帶來豐沛雨水。

  彼時,看著衛星雲圖上初具雛形、稍顯破碎且不對稱的螺旋形狀,人們還難以斷言它的前景。不過,經驗豐富的預報員們,已經給予它充分關注。因為它的所在地——菲律賓群島以東洋面,正是影響我國台風的重要源地。

  依靠衛星雲圖,預報員能夠直觀瞭解天氣系統的大勢,但精準的預報工作,卻要建立在精密觀測數據的基礎上。我國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7萬餘個自動氣象站、236部雷達和120餘個探空站、7顆在軌運行的風雲氣象衛星,共同組成地空天一體化綜合觀測網,不僅能第一時間捕獲天氣動態,更能精準測得風移雲動背後分鐘級乃至秒級的精密數據。

  將具象的台風抽象成由氣壓、氣溫、風向、風速等數據,對現代天氣預報非常重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