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信用卡新規出台 “遠程面簽”將試點
http://www.CRNTT.com   2022-07-08 11:22:19


  中評社北京7月8日電/據上海證券報報道,銀保監會、人民銀行7月7日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重拳整頓信用卡市場亂象,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這意味著,信用卡領域將發生一系列重要監管變革,對信用卡機構的經營思路產生深遠影響,并關乎每一位持卡人的切身利益——持卡人息費負擔有望下行,而持卡人也不會再對外包催收機構信息“一無所知”,創新性的綫上信用卡業務試點或將讓開卡人得以遠程面簽。

  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 降低客戶息費負擔

  與征求意見稿相比,《通知》吸收采納了合理建議。比如,進一步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要求。在依法合規和有效覆蓋風險前提下,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按照市場化原則科學合理確定信用卡息費水平,持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客戶息費負擔。

  截至2021年末,我國有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8億張,人均持有0.57張。但發卡量增速已逐年放緩。截至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末,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分別同比增長16.73%、8.78%、4.26%和2.83%。

  “我國信用卡行業發展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特征與風險。”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信用卡業務發展已經進入存量經營階段;信用卡業務潛在風險抬頭,資產質量呈現較大壓力;商業銀行信用卡經營管理過度“經營指標化”;對消費者的保護有待加強。

  曾剛表示,目前信用卡業務往往是各行投訴的“重災區”,一方面和該業務客群廣、交易量大有關,但另一方面因為價格信息不明確、關鍵要素不突出、催收管理不規範等情況,也造成了容易被客戶投訴。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通知》堅持問題導向,從轉變發展模式、治理過度授信、規範息費收取、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嚴格外部合作管理等多個方面,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

  加強分期業務管理公開委外催收機構信息

  關於信用卡分期業務,《通知》明確,分期業務期限不得超過5年。客戶確需對預借現金業務申請分期還款的,額度不得超過人民幣5萬元或等值可自由兌換貨幣,期限不得超過2年。

  針對分期業務息費,《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必須在分期業務合同(協議)首頁以明顯方式展示分期業務可能產生的所有息費項目、年化利率水平和息費計算方式;向客戶展示分期業務收取的資金使用成本時,應當統一采用利息形式。

  曾剛表示,《通知》加強分期特別是現金業務管理:一方面,對於分期業務的審批、辦理、計息計費、信息披露等均提出明確要求,規範分期業務的辦理過程;另一方面,對於目前屬於行業焦點的現金類分期業務,以監管規則的方式明確了“5萬”上限和“2年”期限,同時強調了資金流向監測。

  《通知》還對催收行為進行了規範。《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落實催收管理主體責任,嚴格規範催收行為,不得對與債務無關的第三人進行催收。

  此外,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至少在本機構官方渠道統一公開委托催收機構名稱、聯系方式等有關信息。

  “在實踐中,很多銀行采取了外包催收方式。”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明確,外包催收機構的不當行為和不良影響由商業銀行承擔主體責任。商業銀行要持續提升自主催收能力,外包催收機構是補充和輔助。長期看,商業銀行要降低對外包催收機構的依賴。

  長期睡眠信用卡比例不得超過20%

  近年來,部分銀行在發展信用卡業務過程中,把發卡量等作為重要考核指標,盲目追求規模效應和市場份額,導致了大量“睡眠卡”的產生。

  針對這一問題,《通知》規定,長期睡眠信用卡數量占本機構總發卡量的比例在任何時點均不得超過20%,超過該比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新增發卡。

  一家銀行信用卡中心高管曾對記者表示,過去信用卡業務的策略是,先鋪地盤再獲客,然後去做經營,但現在這套策略行不通了。“20%”的新規定意味著銀行要找到真正使用信用卡的人群,這對獲客精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記者從銀保監會獲悉,征求意見稿發布後,很多銀行已經對標相關要求開始行動。從交流情況看,長期睡眠卡比例的壓降工作較有成效。

  將試點綫上信用卡業務

  信用卡業務將迎來模式上的創新,綫上信用卡有望在未來落地。

  《通知》提出,將按照風險可控、穩妥有序原則,通過試點等方式探索綫上信用卡業務等創新模式。

  “將按照高質量發展導向,優先選擇人民群衆服務認可度、信任度高,消費者權益保護和信訪投訴要求落實到位,經營理念和風控合規審慎嚴格,各項整改工作達到監管指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參與試點。”銀保監會、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信息官高峰稱,開展綫上信用卡業務的關鍵環節在於遠程面簽。遠程面簽是提升客戶體驗、提升銀行運營效率的有效手段。試點開展綫上信用卡應做好目標客戶的篩選、遠程視頻技術支持和綫上業務流程的管控。

  《通知》的過渡期為實施之日起2年,存量業務不符合《通知》規定的應當在過渡期內完成整改。涉及業務流程及系統改造的,須在6個月內完成,改造後新增業務須嚴格符合《通知》規定。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